↑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加粗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恣情(zì)        获得(hù)            摁倒(èn)            豁亮(huò)

    B.咨文(zī)        罹难(lì)            开拓(tuò)            憋闷(biē)

    C.迸裂(bènɡ)        纤维(xiān)        憎恶(zēnɡ)            摩娑(suō)

    D.猝然(zū)        诘问(jié)            掰断(bēi)            要塞(sà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有灵犀        获益匪浅        振振有词        问心无愧

    B.金蝉脱壳        刮目相看        文章稚绌        坚忍不拔

    C.震耳欲聋        不曼不枝        慢不经心        身材匀趁

    D.修茸房屋        绵延幽长        淳仆可爱        峰捅而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________灰尘。

    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早就重视________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

    ③艰苦奋斗是我们的光荣传统,________,不亦宜乎!

    ④蚕的一生虽然是________的,只有40多天,却一刻也不停息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A.积满  循序渐进   发扬光大   短暂

    B.堆满        循循善诱        光扬光大        短促

    C.积满        循序渐进        承前启后        短促

    D.堆满        循循善诱        承前启后        短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位教师同志们,教师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B.《谁是最可爱的人》成功地塑造了马玉祥等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

    C.为了避免再犯类似错误,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切实加以改正。

    D.整整两个月,他们餐风宿露,披星戴月,终于把电灌站建好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代表作还有《东方》《魏巍散文选》《长江三日》等。

    B.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C.《水浒》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一部以农民战争为题材的巨著。

    D.李白、杜甫、王维是唐代大诗人;苏轼、王安石为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郦道元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说话符合特定的情境,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下用不同的形式表达,效果就不一样。请根据下列情境,选出表达最佳的一项

    王老师用手捂住胸口,蹲了下来,班长吴明急忙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您怎么了?”                        B.“怎么了,老师?”

    C.“哪儿不舒服,你?”                    D.“你哪儿不舒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分别用三四个短语,扩展下面的句子。(6分)

    (1)校园是美丽的,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是可爱的,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这段话语言不连贯顺畅,请加以改正。(在题上改,不重抄)(4分)

    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那有节奏的乐音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14分)

    父亲

    ①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②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③一天,她背了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④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⑤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⑥“嗯。”她应着。

    ⑦“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⑧他往阳光里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⑨她合上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⑩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____

    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文中写了几对父子?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

    2.第②节中的“那个女人”改为“媳妇”好不好?为什么?(2分)

    3.第⑦节中描写人物时用了哪些手法?(2分)

    4.第节的横线上,用比喻的修辞写完句子。(2分)

    5.怎样理解第节中的“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2分)

    6.为什么画面上父亲的目光“阴沉而悲哀”,又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第一次是从________处写,第二次是从________处写,第三次是________写。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的特点,主要描绘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文章写鲁迅先生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其作用是________。(2分)

    3.文章描写人物“面孔黄里带白”“黄里带白的脸”,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热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位老师或同学的肖像。(不少于70字)(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

    在祖国“北极”看日全食

    [本报哈尔滨8月1日专电]7月31日,从十时八分十五妙开始,按紫金山天文台预测的时间,本世纪发生在我国高纬度地区的最后一次日全食,分秒不差出现在被称为祖国“北极”的漠河。这里食分达到百分之九十六点六,接近日全食,是我国食分最大的地区。

    日食前,这里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上千名群众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日食观察队科学工作者一道,边望天空边看表,等待着日食的到来。忽然,一个黑影从太阳的右上方渐渐地遮住日轮,太阳光芒开始减弱。黑影不断地侵吞着太阳的光盘,待到太阳只剩下如蛾眉般的钩,天空随之所暗,仿佛黄昏来临。十分钟内气温迅速下降八度。这时,天空中的鸟儿急速地飞入林中和草丛,地面上公鸡啼叫,母鸡带领鸡雏迅速归窝,蚊子也顿时活跃起来。为了研究日食引起的多种地球物理效应,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兰州等地的四十六名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包括光学、地磁、电离层和大气环流在内的十一项观察和研究。在两小时四十分的日食时间内,他们全力以赴地进行紧张的观测,终于获得成功。

    1.本文开头“[ ]”中的内容在消息中叫做(1分)( )

    A.电头    B.导语    C.副标    D.引标

    2.本文的导语部分是(2分)( )

    A.[本报哈尔滨8月1日专电]

    B.7月31日,……是我国食分最大的地区。

    C.7月31日,……分秒不差地出现在被称为祖国“北极”的漠河。

    D.日食前,这里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3.以时间先后同内容表达相结合为依据,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用“||”划分。(2分)

    4.这些科学工作者所观察和研究的具体项目虽不一样,但目标却是共同的、一致的,将文中表示观察、研究目标的句子写出来。(2分)

    5.文章标题中引号的作用是(1分)( )

    A.表示否定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强调                            D.表示着重指出

    6.写出与导语中“十时八分十五秒”相呼应的词语,作者这样强调的作用是什么?(2分)

    7.下面不含主谓短语的一项是(2分)( )

    A.天气晴朗            日食前            分秒不差

    B.日食观察队        一个黑影        阳光灿烂

    C.侵吞太阳            随之转暗        渐渐遮住

    D.活跃起来            公鸡啼叫        开始减弱

    8.指出文中画线的句子的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30分)

    大家在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曾经有过许多的成功,而成功的获得,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请你将一次取得成功的经历,以“我成功了”为题,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