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简答题 1 题,填空题 2 题,流程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

    A. 导电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稳定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2018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 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B. 超市购物经常使用塑料袋

    C.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 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安庆石油化工   B. 毫州古井酿酒   C. 铜陵有色冶金   D. 六安水力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4   C. +6   D. -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 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加州大学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它命名为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58.0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1个电子

    D. 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钔原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量取5.5mL液体   D. 称量10.05g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六氯苯(化学式)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 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B. ②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C. 图①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D. 以上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燃烧条件模型 B. 原子结构模型

    C. 物质分类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B. 点燃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则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剧烈氧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生命之源。

    (1)生活中采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能够除去水中异味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3)请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

    (4)请写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如图)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1)火箭整流罩用玻璃钢做外壳,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用它做外壳是利用其哪些优良性能______(答一条即可)。

    (2)长征3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进行分离。

    (3)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我国已具备了建立空间站的能力。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_____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标号)。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食盐和水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一。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A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②C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③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④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标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备注:粗硅中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硅的化学式为Si)。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步骤②要隔绝空气,因混合高温下可能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小明进行溶液制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作催化剂向5mL 5%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溶液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C(干燥)→______(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

    ③检验的方法是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

    (2)溶液做分解的催化剂

    向5mL5%的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

    (问题)哪种微粒对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

    假设二:可能是

    假设三:可能是

    (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

    (实验)

    操作

    现象

    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②假设______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______(填化学式)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

    酒精______,蒸馏水______。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向下图大烧杯内的小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①小烧杯中产生气泡;

    ②蜡烛火焰低处______(选填先于或后于)高处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不助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

    (拓展)

    (1)步骤(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撤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25.0g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足量稀盐酸,不再产生气泡,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