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诗歌鉴赏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     悲天悯人(miǎn)

    B. 卸却(xiè)   契约(qiè)     案牍(dú)     香气四溢(yì)

    C. 德馨(xīng)   冗长(rǒng)    亵玩(xiè)    颠沛流离(diān pèi)

    D. 商酌 (zhuó)   撵走(niǎn)    循环(xún)    鞠躬尽瘁 ( chu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草率     妥贴     驿路     诲人不倦

    B. 淤泥     苔痕     监督     不耻下问

    C. 恩慧     锋芒     菌子     简明扼要

    D. 鸿儒     竹蔑     陡峭     如释重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不仅以此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B. 张叔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C. 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 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翻开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B. 游客已进入柳侯公园,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用花岗岩制作的古朴庄重的柳宗元雕像。

    C.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我市六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D. 有关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具体详情,各种媒体争相全面报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 ①④③②⑤⑥   B. ⑥①④⑤②③   C. ①④⑤②③⑥   D. ⑥①④③②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1)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材料: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全市共投入8 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2)根据材料,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左右)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1)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冰山封路。

    (2)结合名著内容,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老父衣粗衣         衣:穿

    B.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去:离弃

    C.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恶:厌恶

    D. 愿闻余教             余:我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臣受吏民之垢             不使学

    B. 有一老父衣粗衣             传一乡秀才观之

    C. 位已高意益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官益大而心益小             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谨记之               仲永之通悟

    B.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 孙叔敖为楚令尹         并自为其名

    D. 足以治楚矣            蒙辞以军中多务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后,都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贺。

    B. 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C. 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

    D. 文章的主旨是:为官应该谦逊谨慎,廉洁自律,善于纳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孤独的老乡

    夏 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他,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⑾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⑿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⒀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⒁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⒂“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⒃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⒄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⒅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⒆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⒇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主  要  事  件

    开端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发展

    (1)

    高潮

    (2)

    结局

    小吴与一队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2.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怀疑 →(_______)→(_______)→ 认同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4.第⒄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感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我家树上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艾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市长说:“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因此变成他的了。”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艾尔为自己想出的精彩辩词感到十分自豪。“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艾尔说。市长说:“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A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你喜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⑪“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米饼。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B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

    2.阅读选文,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艾尔不愿分享果树,修建栅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尔到胡安家考察,得知真相

    3.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

    (1)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

    (2)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4.文中有A、B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表达效果。

    5.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写出两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因为有蜜蜂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因为有松柏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因为有浪花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情感,甚至一株新生的小草,一轮初生的太阳,一次难忘的挫折,一个美丽的梦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

    请以“因为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②要求书写工整,标点、格式规范。  ③避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