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实验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填空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和H3O+,OH-和NH2-,N3-和O2-两两相当,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2Na + 2NH32NaNH2 + H2↑ ②CaO + 2NH4ClCaCl2 + 2NH3↑+ H2O

    ③3Mg(NH2)2Mg3N2 + 4NH3↑ ④NH4Cl + NaNH2NaCl + 2NH3(l)

    A.仅①正确      B.②④正确      C.全部正确       D.①②④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过程和过程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肯定正确的是

    A.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亚铁以最终制备胆矾晶体:2Fe2+ + Cl22Fe3+ + 2Cl-

    B.检验丙烯醛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CH2=CHCHO + Br2CH2Br-CHBr-CHO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HSO4溶液:Ba2+ + 2OH-+ NH4+ + H+ + SO42-BaSO4↓ + NH3·H2O + H2O

    D.向含有0.1 mol溶质的硫酸亚铁稀溶液中加入7.8 g Na2O2:4Na2O2 + 4Fe2+ + 6H2O4Fe(OH)3 ↓+ 8Na+ + 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中:AlO2-、Na+、SO 4 2-、SO32-

    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Na+、SO 4 2-、AlO2-

    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2+、Na+、Cl-、NO3-

    D.c(H+)=0.10mol/L的溶液中:CH3COO-、NH4+、Cl-、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和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HCO3-)>c(X-)>c(OH-)>c(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丙、丁4种化合物均含有2种或3种元素,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和甲中同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乙中含有化合价为-1的元素

    C.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丙一定仅由两种元素组成

    D.丁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则丁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 g/mol

    B.1 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

    C.LiAlH4溶于适量水得到无色溶液,则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LiAlH4 + 2H2OLiAlO2 + 4H2↑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无水氯化镁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装置A中圆底烧瓶中可以换成固体MnO2

    B.如果直接加热MgCl2•6H2O不能得到无水氯化镁,将得到Mg(OH)Cl或MgO

    C.尾气吸收可以用浓硫酸作为吸收剂进行吸收

    D.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镁,如果金属镁燃烧发生火灾,要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芳香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Cl2O2,其分子结构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它们的数目之比为6︰1︰1,且分子中的Cl原子皆形成C-Cl键,则其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O与O相连接)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下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

    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已知:25℃时,CaCO3的Ksp为2.9×10-9,CaF2的Ksp为2.7×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CaCO3溶液与饱和CaF2溶液相比,后者Ca2+浓度大

    B.25℃时,饱和CaCO3溶液与饱和CaF2溶液等体积混合,会析出CaCO3固体

    C.25℃时,CaCO3固体在20mL0.01mol·L-1盐酸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大

    D.25℃时,在CaCO3悬浊液中加入NaF固体,CaCO3不可能全转化为CaF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水溶液中只可能有K+、Mg2+、AlO2-、Al3+、Si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有气体甲生成,表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

    B.沉淀甲不可能是硅酸镁

    C.Al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不可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于溶液X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 10H+ + 10NO3-2H3AsO4 + 3S + 10NO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1mol H3AsO4时,转移电子个数为10NA

    B.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正极附近逸出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之一为S

    D.反应产物NO2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为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为0.5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 + x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容积

    0.5L

    0.5L

    1.0L

    温度/℃

    T1

    T2

    T2

    反应物

    起始量

    1.5molA

    0.5molB

    1.5molA

    0.5molB

    6.0molA

    2.0mol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min)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所得沉淀为     

    猜想2:所得沉淀为     

    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 (OH)2·nCuCO3]。

    查阅资料获知,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实验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问题讨论】

    (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      

    (2)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

    ①C中盛放Ba(O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有很重要的用途。可用如下流程来制备。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若用铁和稀硫酸制备绿矾(FeSO4·7H2O)过程中,其中              (填物质名称)往往要过量,理由是                            

    (2)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按前后顺序填)

    a.过滤洗涤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灼烧  

    e.干燥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中铁元素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量5.0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 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显酸性。

    步骤3:在酸性条件下,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共做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3)步骤1中,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       ;主要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溶解、转移、       、定容、摇匀。

    (4)步骤2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5)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步骤2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           。(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7)某同学将8.74g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5.42g,同时得到密度为1.647g/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研究固体产物得知,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15分)紫杉醇(paclitaxel)是一种抗癌药,化合物D是紫杉醇的侧链,D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合成应用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成果——交叉偶联反应,反应式如下(已配平):

    CH3COOCH2COCl + X A + HCl

    X分子中含碳氮双键(C=N),其结构简式为    

    (2)已知酯和酰胺在过量醇中能发生醇解反应:

    CH3COOC2H5+CH3OH CH3COOCH3+C2H5OH

    CH3CO+CH3OH CH3COOCH3+H

    “醇解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B转化为C中另一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若最后一步水解的条件控制不好,D会继续水解生成氨基酸E和芳香酸F。

    ①E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写出所得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②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的有两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4)已知:①RCHO ②R′COOHR′COCl

    写出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合成CH3COOCH2COCl的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2分)饮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O3一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NO3一能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II),使其失去携氧功能。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一的浓度,某兴趣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一种混合物,则在溶液中铝粉和NO3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该方案中选用熟石灰调节pH,理由是                         ,在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             的利用率降低。

    (3)用H2催化还原法也可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已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均可参与大气循环,则催化还原法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于NH4+。已知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试写出1 mol NH4+ (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某化工厂以软锰矿、闪锌矿(除主要成分为MnO2、ZnS外还含有少量的FeS、CuS、Al2O3等物质)为原料制取Zn和MnO2。

    (1)在一定条件下,将这两种矿粉在硫酸溶液中相互作用,配平如下的化学方程式:

    MnO2 +    FeS +    H2SO4   MnSO4 +     Fe2(SO4)3 +    S +    H2O

    (2)将所得含有Mn2+、Fe3+、Cu2+、Al3+、Zn2+的酸性溶液按以下的工业流程进行操作处理得溶液(IV),电解溶液(IV)即得MnO2和Zn。

    a.操作①中加Zn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操作②中加入适量X的作用是什么        ;X的首选物的化学式是       

    c.操作③中所加碳酸盐的化学式是                    

    (3)为了从上述流程中产生的Fe(OH)3、Al(OH)3沉淀混合物中回收Al(OH)3,工厂设计了如下的有关流程图

    a.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反应生成AI(OH)3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总共得到n molAl(OH)3,则消耗的NaOH和HCl的理论量(mol)分别为        

    b.若使用下列流程回收处理,请比较两个流程消耗酸碱的用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的电负性大于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

    (1)基态的F3+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B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A、C的气态氢化物,原因是        

    (3)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它的晶体类型是       ;化合物ECAB中的中的阴离子与AC2互为等电子体,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4)FD3与ECAB溶液混合,得到含多种配合物的血红色溶液,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      

    (5)化合物EF[F(AB)6]是一种蓝色晶体,下图表示其晶胞的(E+未画出)。该蓝色晶体的一个晶胞中E+的个数为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        (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

           pm(列式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