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物体的速度

    C.物体竖直向下的分速度

    D.物体位移的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     )

    A. 如果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弹力

    B. 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 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 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2 m/s,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24 m/s 39 m/s      B.24 m/s 38 m/s

    C.6 m/s 19.5 m/s      D.6m/s 13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科学家是开普勒

    B.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伽俐略

    C.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D. 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C.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 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

    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

    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ts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0,则t等于 (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紧贴圆筒内壁上的物体,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需的向心力的来源为(   )

    A. 重力   B. 弹力   C. 静摩擦力   D. 重力与弹力的合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A球运动的最大高度大于B球运动的最大高度。 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 B飞行时间比A的飞行时间长

    C. 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D. A落地时的速度比B落地时的速度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一质点以初速度v正对倾角为37°的斜面水平抛出,该质点物体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正好与斜面垂直,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 a、b的角速度比c的大

    D. c的线速度比a、b的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处于平衡状态

    B. 物块受三个力作用

    C. 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远,物块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D. 在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为轮子A和B的共同转轴,O2为轮子C的转轴,A、B、C分别是三个轮子边缘上的质点,且半径RA=RC=2RB,则A、B、C质点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

    A. 4:2:1   B. 2:1:4   C. 2:2:1   D. 2:1: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

    A. 车的加速度为零,受力平衡

    B. 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

    C. 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小

    D. 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汽车在倾斜的弯道上拐弯,弯道的倾角为,半径为r,则汽车完全不靠摩擦力转弯的速率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B.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 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D.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做向心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k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可称为开普勒常量

    B. 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C. 该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D.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2,周期为T2,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已知两个质点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只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

    A. 4F   B. 2F   C. F   D. F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向心加速度达20 m/s2,g取10 m/s2,那么此位置的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在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图中    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    是合力的实验值,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中左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5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图中右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量应是__________。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对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距离S后立即撤去F.物块与水平地面可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一小球从20m高处以2m/s的速度水平抛出,求(g=10m/s2)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小球水平方向发生的位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0.5m,轨道在C处与水平地面相切。在C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结果它沿CBA运动,小物块恰好能通过最高点A,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D点,(取g=10m/s2)求:

    ⑴小物块在A点时的速度;

    ⑵C、D间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