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解答题 22 题
中等难度 3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9年8月17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从废墟中能爬出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括住的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了“非典”防治,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监控“疑似病人”的体温是否异常.为了保证“疑似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检查病人体温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在测量每次体温后,对体温计进行消毒,下列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沸
    C.用酒精灯火焰烧
    D.用酒精棉球搽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你知道这首歌吗?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调子太高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 )
    A.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
    B.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
    C.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
    D.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正在响的闹钟放入没有空气的容器中,就听不到钟闹的声音,这是因为钟铃在真空中不能振动
    C.除了真空之外,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都能够传声
    D.在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中,固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夏天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吸收热量
    C.空气流动带走人体的温度
    D.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的呼出“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1)、(2)
    B.只有(3)、(4)
    C.只有(1)、(2)、(4)
    D.(1)、(2)、(3)、(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将乙插在开口的酒精中,将丙插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后,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相等,则( )
    A.甲不准确
    B.乙不准确
    C.丙不准确
    D.无法判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2 题
  1. 笛子发出的声是由 ________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________消失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较响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_中减弱;第三种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1)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2)举出一个与上述现象相同原理的实际例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科幻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在太空中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这段剧情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地方在于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的规定:________为0摄氏度;________为100摄氏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太空旅行时,在航天飞机舱内人们可以直接交谈,但是在舱外就不能了,这是因为________可以传声,但是________不可以传声.钓鱼时,人们最讨厌有人从旁边走过,因为鱼儿会被吓跑,这说明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以传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实验室的酒精灯使用完毕后要求盖好灯帽,这样做可以减慢液态酒精的________;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把水滴到高温油锅中,会听到一阵响声,并且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汽”,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 ________,然后是 ________,说明油的温度 ________水的沸点(填“高于”或“低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__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____热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________房间壶嘴的上方________较多,判断出___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照使用温度计的合理顺序,将下列字母的代号排列起来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读温度计的读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图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乙)的读数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所示,左边烧瓶内的水一直在沸腾,请回答:
    (1)观察烧瓶内的甲温度计和烧杯内的乙温度计的读数情况,可以发现:甲温度计的读数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烧瓶和烧杯内的水的多少有什么变化?
    烧瓶内的水______,烧杯内的水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
    ①______;
    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水温
    t/℃
    40 60 70 80 85 90 95 ______
    声强
    级/dB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现象 无气泡 有小气
    泡产生
    少量气
    泡上升
    上升气
    泡增多
    大量气
    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形成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______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仿照表中的例子,在表中空白处填上对应的现象或过程、物理知识或物理原理.
    现象或过程 物理知识或物理原理
    1、小明与小红用土电话交谈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2、通过电话能听出熟悉的人的声音 ______ 
    3、对着较远的高墙大喊一声,能听到两声 ______ 
     4、______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 (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以下是李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2006年9月26日星期三晴
    “同学们,放学了,回家的路上请注意安全,祝您一路平安!”当播音员轻柔的声音响起,伴随着那首动人的萨克斯风《回家》,我结束了一天的功课.
    来到校门外,大街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车声、人声、小贩的叫卖声汇成了一首交响乐.
    终于到家了,飞快地放下书包,打开录音机,“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操场上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吱吱喳喳写个不停…”正是罗大佑的《童年》.我在沙发上轻轻躺下,闭上眼睛,任由自己漂浮在音乐的海洋中.突然一声断喝:“小明,关上录音机!”我吓的跳了起来,原来爸爸在卧室里睡觉.哎!这是什么世道!?
    以下是李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1:李明的爸爸为什么不让李明欣赏音乐?
    问题2:你能为李明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放飞梦想,让心和蓝天起翱翔;辛勤耕耘,让梦想成真!
    问题3:请根据日记提出三个关于声学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