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吸热降温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水珠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吸热的是(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
    B.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
    D.冬天的早晨,地面出现白白的一层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的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B.“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c、c大小相比( )

    A.c最大
    B.c最大
    C.c最大
    D.c=c=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热量一定多
    B.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比热小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C.物体温度升高,它具有的内能增加
    D.冷水与热水混合后,冷水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____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________次.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________J.(q柴油=4.3×107J/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强雷电的内部温度可高达3×104℃.因树木中含有水分,当雷电劈中树木时,强电流通过树身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树木中的水分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这些气体迅速膨胀对树木 ________,会将树木劈开.请同学们不要在树下避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已知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等热量后,A升高的温度 ________B升高的温度;某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走进黔东南,品味原生态”,外地游客对黔东南的自然生态和醇香米酒印象非常深刻.黔东南很多农民自己烤酒,是把发酵好的酒坯放入灶上的锅中,再用一个上下开口的桶状物体把锅子罩住,桶状物之上再放上一口锅子(俗称天锅),天锅中装有冷水,如图所示.把酒烤出来的过程是让锅里的酒首先 ________,使其变成酒蒸气,上面的天锅中要装冷水,是为了让酒蒸气 ________,若天锅中的水水温升高了,要换上冷水,以保证这一物态变化的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冷却.一般使用水来充当冷却剂,主要有如下考虑:①成本低廉、取材方便;②水的________比较大,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比较多,冷却效果好;③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能确保缸体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刘星在“十一”假期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的信息,刘星观察的时间是________(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比沙石的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_℃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________现象(填“汽化”或“液化”);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________的原因(填“吸热”或“放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内能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卸罐在烈日的曝晒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如图所示.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 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
    (2)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 ______,压强增大,容易发生爆炸.
    (3)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要 ______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吸收30800焦耳的热量后,它的温度从30℃升高到70℃,求该金属的比热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的水烧到70℃,消耗了1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