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解答题 20 题,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解答题 共 20 题
  1.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家庭电路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开关和被控制的用电器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25°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衣橱中的卫生丸时间长了会变小,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填写一种恰当的物态变化);冰箱冰冻层的雪糕上沾有霜花,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橡皮、铅笔芯、大地、橡胶手套、自行车轮胎、铜钥匙等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华同学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几滴水,观察图中的情景,可知该同学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如图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这时小红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气球又相互靠近了,这是因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1所示电路中,
    (1)若要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若要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
    (2)若并联时干路的电流如图2电流表所示,则干路电流大小为________;而流过L1灯的电流为0.3A,则流过L2灯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如图1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2所示,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3)如图3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
    (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______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______的不良后果.
    (2)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请在乙图中标出温度为-4℃时的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15℃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问:
    (1)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几次敲击声?
    (2)如果听到第一声敲击声与第二声敲击声时间间隔为1.2s,则这条直铁管约为多少米?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空气 15 340
    15 1500
    松木 15 500
    15 52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红红同学家中有洗衣机一台,工作电流为1.2A;电冰箱一台,工作电流为1.0A;日光灯5盏,每盏工作电流为180mA;电视机一台,工作电流为500mA;电磁炉一个,工作电流为4A.请你计算他家的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多大?如果她家的进户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时10A,红红家想增加一台工作电流为6A的空调机,那么,这些用电器能同时工作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实验,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该实验室探究:声音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小明在探究某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60 67 73 80 80 80 80 80 80 84 88 93
    (1)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3)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
    (4)第6分钟,该物质处于______(填写“固”、“液”或“固液共存”)状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分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襄襄和樊樊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学生电源(有多个电压档位)、四个阻值不等的电阻以及若干条导线,进行了大胆地探究.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电路图.
    (1)他们的猜想是:______ (只写一种猜想).
    【进行实验】
    (2)襄襄按照电路图正确地进行实验,得到了表1中的实验数据.襄襄在实验中,是靠只改变______而得到实验数据的:
    表1
    实验第次 IA/A IB/A IC/A
    1 0.1 0.2 0.3
    2 0.4 0.2 0.6
    3 0.8 0.2 1.0
    表2
    实验第次 IA/A IB/A IC/A
    1 0.2 0.1 0.3
    2 0.4 0.2 0.6
    3 0.6 0.3 0.9
    4 0.8 0.4 1.2
    (3)樊樊也按照上述同样的器材和同样的电路进行了实验,却得到了表2中的数据.樊樊在实验中是靠只改变______而得到实验数据的.
    【分析论证】
    (4)从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为了降低周围环境噪声对学生上课的干扰,以下措施有效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秋冬季节人们喜欢进食炖品.如图所示,在锅内放水,锅底的支架上放炖盅,长时间加热后,炖品便做好了.以下正确的是( )

    A.锅和盅内的水一起沸腾
    B.锅和盅内的水都不会沸腾
    C.锅内的水沸腾,而盅内的水几乎不会沸腾
    D.盅内的水沸腾,而锅内的水几乎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现象与其对应的物态变化相一致的是( )
    A.冬季的黄河冰封了…凝固
    B.夏季水稻田干旱得开裂了…汽化
    C.小草上凝结了露水…液化
    D.打到云层的干冰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凝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