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6 题
简单题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右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

    B.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C.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是国庆62周年大阅兵一个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旗手高举的五星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 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靠近同学    B.手机远离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_________;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在发生地震后,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是因为铁制管道等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_______(选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的,结在玻璃窗的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__不同,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当她向平面镜走近,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地上暗处是光发生_______反射,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__________(以上两空填写“镜面”或“漫”)反射。在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_______________,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_______形成水雾,影响观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_透镜成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患上__________,他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需要佩戴用______________做成的眼镜,这种眼镜的作用是将光 ___________ ,使远处物体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作图(6分)

    ⑴如下左图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

    ⑵如下中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⑶完成如下右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6 题
  1. 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___________。

    ⑵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气泡上升时________(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大”)

    ⑶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其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⑷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⑸在探究结束后,小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这三种物质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图C反映的是_____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中温度T=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⑴图中___________(用字线表示角)是反射角,若将入射光线EO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OF会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⑵若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⑴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的平板玻璃”、“较薄的平板玻璃”或“平面镜”)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⑵如图甲所示,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到镜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镜后移动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发现问题并改正后,发现蜡烛B能与像A'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⑷小红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应怎样分析处理实验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⑴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⑵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⑷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________。

    ⑸小明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⑹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⑺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⑶该同学将一根高3cm的蜡烛固定在小孔前6cm处,改变像到小孔的距离,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根据表中的数据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当像到小孔的距离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______(选填:“倒立的”、“放大的”、“等大的”、“缩小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学习声现象的相关知识时,有同学提出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右边是一个去掉底的玻璃瓶,它的底部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后用橡皮筋扎牢。左边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  究  内  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做           法

    后拍塑料膜

    现象

    烛焰摆动

    结          论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