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美国打开中国市场         B.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C.有利于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D.中美结盟应对苏联的威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   )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B.标志中美建交

    C.加快了中日建交的步伐            D.解决了台湾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称中国是五极之一,并提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这表明当时美国

    A.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B.愿意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C.承认了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

    D.主张对中国采取遏制的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到2006年底,有14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论文,请你为该同学选择适当的材料。下列选项能够选入的是(   )

    A.参加万隆会议——收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有关材料

    B.中日邦交正常化——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不结盟政策的提出——收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谈话记录

    D.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收集江泽民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有关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时期,中国不再喊“打倒帝、修、反”的口号,不再将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不再以对某一国家的态度画线决定亲疏。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方针调整的主要动因是

    A.中国睦邻政策的推行      B.两极格局的解体

    C.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外交新战略

    ②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阐明了三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几十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三是像徐福一样来寻找“仙草”。下列选项不能表达邓小平意图的是(  )

    A.暗喻中日友好历史悠久        B.夯实中日友好基础

    C.“仙草”暗指现代化秘密       D.实现中日邦交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