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宋绶,赵州平棘人。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绶幼聪警,额有奇骨,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年十五,召试中书,真宗爱其文,迁大理评事,听于秘阁读书。大中祥符元年,复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与父皋同职。

    时太后犹称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帘决事,而仁宗未尝独对群臣也。绶奏言:“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非军国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书上,忤太后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复加翰林侍读学士。

    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帝曰:“此太后奁中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木违近诏,即论奏之。且事有疑似,彼犹指为过。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何若动无过举,使无得而言哉?”

    郭皇后废,帝命绶作诏曰:“当求德阀,以称.坤仪。”既而左右引富人陈氏女入宫,绶曰:“陛下乃欲以贱者正位中宫,不亦与前日诏语戾乎?”后数日,王曾入对,又论奏之。帝曰:“宋绶亦如此言。”时大臣继有论者,卒罢之。

    帝春秋富,天下久无事,绶虑宴乐有渐,乃言:“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故立防于无事,销变于未萌。事至而应,不亦殆.欤?臣愿饬励群司,不以承平自怠。”再迁吏部侍郎。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复召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时绶母尚在,绶既得疾,不视事,犹起居自力,区处后事。

    (节选自《宋史·宋绶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 常:依据

    B..三品以下官,决徒刑     除: 任命

    C.当求德阀,以.坤仪      称: 适合

    D.事至而应,不亦欤       殆:危险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

    B.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

    C.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 以献。

    D.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绶十五岁的时候,皇帝召来面试中书,真宗喜爱它的文章,升为大理评事,任其在秘阁读书。

    B.当时太后掌权,垂帘断事,宋绶援引旧有制度,上奏书提出不同意见,违背了太后的旨意,后来被调出朝廷任职应天府。

    C.宋绶、王曾和许多大臣相继反对皇帝让近臣介绍陈氏富人家的女子做皇后,认为这和以前的诏令相违背,皇帝只好作罢。

    D.宋绶认为祸害往往在所忽略的方面滋生出来。所以,应该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严加防范,在坏事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消除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

    (2)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1.首联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5分)
    2.“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有关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

    一个豪华房间里坐着两兄弟,这两位绅士忽发奇想:假如一位有头脑、又诚实的外地人落难伦敦,举目无亲,除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一无所有,而且他还没法证明这张大钞就是他的,这样的一个人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大哥觉得那人肯定会被抓住,然后饿死。弟弟却不以为然,他说愿出两万英镑打赌。就在这时,沦落在伦敦街头,破衣烂衫,兜里只剩一块钱的我来了。

    他们给我一个信封,说打开便知他们的心意。我走到看不见那所房子的地方,打开信封一看,里边装的是钱哪!我急不可待地撒腿就朝最近的小吃店跑,一顿猛吃,一直到肚子实在塞不下东西了,我掏出那张钞票来展开,只扫了一眼,就差点昏倒。五百万!乖乖,我懵了,盯着那张大钞头晕眼花,想必足足过了一分钟才清醒过来。突然我计上心来,把那张大钞递到小吃店老板眼前。老板以为我是故意打扮成这样来跟他开玩笑的,说这点小钱不算什么,我想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

    从小吃店出来我去找了那两兄弟,想把事情问清楚把钱还给他们,却被告知他们出远门了,得一个月才能回来。我把刚才那信封里的信抽出来,信上说这笔钱借我用三十天,不计利息。这俩兄弟在我身上打了一个赌。假如弟弟赢了,我可以在他的职权范围内随意择一个职位。我对那份美差浮想联翩,期望值也开始上升。不用说,薪水肯定不是个小数目。过一个月就要开始上班,从此我就会万事如意了。

    转眼间,我感觉好极了。看到一家服装店,我想甩掉这身破衣裳,可是,不一会儿我又转了回来,来来回回走了足有六趟,终于,我投降了,还是进去了。

    我问他们有没有顾客试过不合身的衣服。伙计没搭理我,只是朝另一个点点头,另一个也不说话,又朝第三个点点头。第三个说这就来, 我等着他忙完了手头的事,看他在一摞退货当中翻了一通,挑出一套最寒酸的来。这衣服不合身,毫无魅力可言,可它总是新的。我迟迟疑疑地说:要是你们能等两天再结账。就帮了我的忙了。现在我一点零钱都没带。”店员端出一副刻薄至极的嘴脸说:“哦,您没带零钱?说真的,我想您也没带。我以为像您这样的先生光会带大票子呢。”我火了:“我买得起,就是不愿添麻烦,让你们找不开一张大票。”他稍稍收敛了一点:“我可没成心出口伤人,我们找得开。”我把那张钞票递给他,他笑着接了过去,那种无处不在的笑容,笑里有皱,笑里带褶,一圈儿一圈儿的,就像往水池子里面扔了一块砖头。可是,只瞟了一眼钞票,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脸色大变,就像你在维苏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的凝固熔岩。我从来没见过谁的笑脸定格成如此这般的永恒状态。这时老板过来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那老板看了一眼,便一头扎进一堆衣服里乱翻起来。一边翻,一边不停唠叨:“把一套拿不出手的衣服卖给一位百万富翁!这个傻瓜!从来就没分清过谁是百万富翁,谁是流浪汉。啊,我找的就是这件。先生,请把这些东西脱了,都扔到火里去。您赏我个脸,穿上这件衬衫和这身套装。合适,太合适了!简洁、考究、庄重,完全是王公贵族的气派!”我表示满意。

    往后的事你心里明白了吧?我顺其自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完了,吆喝一声“找钱!”不出一个星期,我把所需的各色安享尊荣的行头统统置办齐备,在一家价格不菲的旅馆安顿下来,日子过得阔气有排场。我已经成了这个世界大都会的显赫人物,我的思想简直是彻头彻尾地改造了。不管你翻开哪份报纸,无论是英格兰的,苏格兰的,还是爱尔兰的,你总会看到一两条有关身藏百万英镑者及其最新言行的消息。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堪称典范,从当小吃店老板得知“我”是一个百万英镑持有者时,对“我”表现出的毕恭毕敬就可以看出来。

    B.“我”一开始没想要占有那张百万钞票,只是期望信中的承诺能够实现,三十天后自己能重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C.本文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只认钱不认人的“势利眼”们,如服装店的伙计在“我”拿出钞票前后的表现就大相径庭。

    D.本文擅长以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服装店老板夸张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圆滑世故唯利是图的商人。

    E.全文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也是一波三折,故事结局也出人意料,持有不明钞票的“假富翁”并未原形毕露,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显赫人物。

    (2)小说在刻画“我”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赌局开篇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建议把“百万英镑”改为“百万富翁”,你认为哪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很爱语文那份文化底蕴的修炼,数学那份天马行空的逻辑,英语那份异域文化的收获,物理看待问题的新角度。

    B.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C.部分网络编辑除了复制粘贴和制作添油加醋的标题外别无长物.,这对网络环境的长远危害比微博上转发一个谣言要大得多。

    D.近日更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铜钱楼”这类有口皆碑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过多地介入孩子的生活,无论是由于爱护还是由于焦虑,都是在培养孩子依赖的习惯,培养孩子懦弱无能的个性,逼孩子逆反,这让孩子怎么感恩?

    B.我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才再多的技能,学历再高,也是白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可能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C.陕西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70000余件,其中包括西汉皇后玉玺、唐代舞马衔杯纹银壶和宋代黑釉油滴碗等珍贵文物展出。

    D.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登陆台湾花莲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起来,很快部分路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生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都需要看病。                          。这就意味着,有限的资源没有用在刀刃上。

    1但是,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敞开供应

    2作为患者,谁都想去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

    3因为最需要专家诊断的患者未必能够挂上专家号,而并不需要专家诊治的普通患者却有可能挂到专家号

    4因此,如何分配医疗资源,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

    5在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是一种稀缺产品,供求比例严重失衡

    6如果按照窗口排队挂号的方式,先到者先得,表面上看起来公平,实际上不公平

    A.4 5 2 1 6 3                 B.6 3 4 5 2 1

    C.5 2 1 4 6 3                 D.6 3 5 2 4 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给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道出了     。美的事物与景象能够令人心生愉悦,因此人们爱美,愿意接近美,       。这几乎成为我们人类一种视觉感官与心理需求的本能。这种本能,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兽、飞禽,也是或多或少都有的。但对美的认识、感受、比较和赏鉴,换言之也就是美感,却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边是北京申办冬奥会标识,仔细观察并完成题目。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6分)

    (1)描绘该标识:                (不超过80个字)(4分)

    (2)标识的寓意:                (不超过60个字)(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8月17日是网络热销小说《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从长白山兑现“十年之约 ”回归的日子。虽是小说中的情节,为接小哥回家,连日来,还是有近十万“稻米”(“盗迷 ”谐音)从全国各地涌入吉林长白山,最后导致景区不堪重负,民宿全部爆满。下面是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网评:明知这不是现实,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稻米”们还蜂拥而至,真是不可思议!

    稻米:“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到长白山不仅是与书中人物的约定,更是对《盗墓笔记》 陪伴岁月的交代。

    景区:长白山旅游部门和安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为“稻米”提供相关的警务、导引、临时食宿安置 等贴心服务。长白山青年联合会还牵头主办了“十年之约,相聚长白”文化交流联欢活动,与广大 “稻米”共度稻米节。

    对于三方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判断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