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3 题,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胆矾研碎     C.盐酸除锈     D.石油分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ClO2       B.KClO3      C.C2H5OH        D.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氢氧根离子:OH—     B.铝离子:Al+3

    C.两个氮原子:2N2       D.氯化钠:NaCl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将燃着的木炭放入氧气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小木条蘸取浓硫酸后,小木条变黑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D.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盖好瓶盖后振荡,瓶子变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白醋         D.橄榄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硫酸铜        C.金刚石        D.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  (    )

    A.-3      B.+3      C.+1        D.+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浓硫酸用做气体干燥剂           B.石蕊试液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这些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蕊变红

    C.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

    D.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方法

    A

    Cu(NO3)2溶液(AgNO3)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CuO粉末,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aO粉末(CaCO3)#K]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五个圆圈代表的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AgNO3溶液

    B.b处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c处可能生成白色沉淀

    D.d处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小宇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②烧碱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③生活中使用的洗发液一般是弱碱性的;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⑤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⑥酚酞试液可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无色溶液;⑦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    )

    A.②④⑤       B.②③⑦     C.①⑤⑥⑦     D.②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NO3)2、Ba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SO4,一定含有Ba(NO3)2、BaSO4、Na2CO3

    B.白色沉淀A中含有BaCO3和BaSO4

    C.无色溶液F中最少有4种离子

    D.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KCl可取白色沉淀E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现有H、C、O、Na、Ca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最常用的溶剂               

    ②食醋中的酸               

    ③自制汽水常用的盐         

    ④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2015年5月12日,福建省最长跨海大桥——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①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           (选填“金属”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

    ②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生锈。生活中我们常用稀盐酸来去除表面的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用来除铁锈,则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③大桥的建成,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驱车跨跃泉州湾只需8分钟,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        (填序号)。

    A.雾霾天气     B.温室效应     C.赤潮的形成     D.酸雨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取用大理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4)氨气(NH3)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通过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右图),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组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某组物质可能是           (填编号)。

    A.水和浓硫酸          B.水和氯化钠固体

    C.水和硝酸铵固体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5)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             ,此时观察到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木炭粉,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回收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1)上述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写出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灼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             

    (3)反应①的现象为             ,滤液Ⅰ中的溶质为             。写出反应②中的1个化学方程式           

    (4)试剂A一般选用的溶液是          (填溶质的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钠。安多夫可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张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成分和来源进行探究

    1、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

    连接顺序:气体样品                             

    2、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实验2

    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沉淀A的化学式是        ,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2)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3)上述实验方案中,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同学看到这个设计实验后,提出一个更简单的测定方法,设计思路如下:

    ①电子天平调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在锥形瓶内装入M克安多夫样品,分液漏斗内装入足量浓盐酸

    ④称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W1克

    ⑤滴入浓盐酸

    ⑥无气泡产生后,再称整个装置的质量W2克

    ⑦(W2- W1)减轻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NaHCO3的质量,最终达到计算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目的。

    【方案评价】两位同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定后发现,得到的最终结果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帮他们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