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

    A.程顾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发展过程体现出我国科技的基本特征是(    )

    A.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

    B.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C.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科学学科体系

    D.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质的是(    )

    A.文人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油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近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

    A.汉赋       B.京剧      C.宋词       D.传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李白的这首诗赞颂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多,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其演变的脉络是(    )

    A.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          B.甲骨文-金文一隶书一篆书 

    C.金文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         D.甲骨文一隶书一篆书一金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B.批判天主教会与揭露教会腐败 

    C.借助传说故事使群众易于接受

    D.宣传唯物主义与追求完美理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权威地位的业已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孤儿》是伏尔泰根据元代戏剧《赵氏孤儿》改编,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传授孔子道德”,并称自己这部作品为“五幕孔子的道德戏”。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

    B.以儒家“仁”“礼”的思想规范的行为 

    C.继承儒家平等理念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以儒家思想反教会思想专制倡导理性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宗教并没有因为科学的探索而消失。”他们一面从事着自然科学的研究,一面保持着对宗教的虔诚,……科学只能‘拯救’人的肉体,只有宗教才能拯救人的灵魂;科学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恶,只有宗教才能给人以善.”这段文字想说明(    )

    A.科学是在与宗教的斗争中发展的

    B.科学和信仰是可以和谐相融的 

    C.宗教的作用大于科学

    D.科学和宗教其实是水火不融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通过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和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实验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说“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当(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

    A.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的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悍敌也。……贵族之对于平民,固少数也;其对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利,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这表明在梁启超看来(    )

    A.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贵族政治必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C.贵族政治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册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点。(2分)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两者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说明思想?(2分)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2分)

    (3)材料一、二的局限性在那里?(4分)材料三较之材料一、材料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2分)

    (4)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便一时显现起来了,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三 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哲学观点?(2分)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6分)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