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予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对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政治清明促进经济发展

    C.政府推行重南轻北的农业政策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 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C.坊市制度注重维护市场的公平

    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

    B.晋商财力雄厚

    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如果你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

    ②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

    ③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

    ④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

    A.①②③   B.①⑧   C.②④   D.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l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简明世界历史大全》:“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这对西欧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

    A.为西欧经济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让西欧封建地主获得了丰厚利润

    D.把欧洲、美洲和菲洲结成世界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A.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B.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C.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D.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非洲

    100

    100

    100

    120

    欧洲

    103

    144

    274

    423

    亚洲

    253

    437

    656

    857

    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C.黑奴贸易对非洲人口发展的影响

    D.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他意在说明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工厂制度的产生

    C.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位农民的以下这番具有讽刺意味的感想,在海外的干百万农民中一再引起共鸣: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

    贤哲告诉我大车行驶不需马拉,

    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像箭一样快,

    神奇的医生能截肢而病人却不叫唤也不痛,

    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

    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

    而我们仍像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

    这反映了当时海外的农民

    A.对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极为不满

    B.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

    C.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现状极为不满

    D.不能充分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

    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学者在《第三次浪潮》中谈到:“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一一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 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旨在规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宣告摒弃自由放任政策

    C.体现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 奠定了福利国家的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桔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图片中的内容分别表示人类历史进程中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那么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C.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D.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D.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了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货。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分布状况

    企业性质

    行业

    工人人数

    外商企业

    近代企业

    34 000人

    洋务企业

    军事工业

    9 000至10 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 000人)

    民用工业

    5 500至6 000人

    采矿业

    16 000至20 000人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近代企业

    27 250人(厂均l00人)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主要华资近代企业分布状况

    地区  

    性质

    企业名称

    京津地区

    洋务企业

    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

    民族资本企业

    贻来牟机器磨坊

    长江流域

    洋务企业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

    民族资本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吞并)、南通大生纱厂

    东南沿海

    洋务企业

    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矿

    民族资本企业

    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及外部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在19世纪90年代增多的主要原因。

    (3)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19世纪晚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