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C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D.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蓑 衣

    张炜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的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

    “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篇小说年编。采树鰾》,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①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②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

    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

    (2)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4)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兼并天下时可以采用一些武力手段,但统一之后,若想坐稳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政。

    D.对比论证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尤其最后一段,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②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

    (2)故_____,金就砺则利。

    (3)谨庠序之教,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

    (5)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6)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cù)罟  洿(kuā)池    句读(dòu)    弃甲曳(yè)兵

    B. 郯子(tán)   鸡豚(tún)     跬(kuǐ)步     六艺经传(chuán)

    C. 鞭笞(chī)   逡巡(qùn)     甿隶(méng)    瓮牖绳枢(yǒu)

    D. 万乘(shèng) 隳名城(huī)   亡矢遗镞(shǐ) 蹑足行伍 (há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殊俗     叩关     度长挈大     兵刃既接

    B. 迁徙     须臾     约从离横     防微杜渐

    C. 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虽有槁曝

    D. 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 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 ①____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___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