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尾/白   窃/白   褴/伛

    B.暮/荷   集/ 然   妆/

    C.理/暑   热/整   求/ 使

    D.觐/晖   直/挛   敌/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碜   坐落   白内障   无上光荣   米珠薪贵

    B.九州   安祥  一摊血   力能扛鼎   既往不咎

    C.寒暄   蛰伏   金刚钻   突如其来   方枘圆凿

    D.寂寥   机率   临界点   捍然不顾   以逸待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百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好奇的数学家,采用种种计算方法,______证明这个有趣的猜想。

    ②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③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只动口型,       

    A.试图  妄图  滥竽充数   B.力图  企图  鱼目混珠

    C.试图  企图  鱼目混珠   D.力图  妄图  滥竽充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进入3月以来,由于美国3月1日启动的政府自动减支计划可能冲击经济,以及中国、欧洲制造业数据不佳,导致原油期货收盘大幅下跌。

    B.临床试验证明,采用草药防治多种疾病的效果良好,这使那些对怀疑用草药防治疾病是否有效的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澳大利亚人麦士数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虽然群众很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冷战之后,部分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距离为何难以逾越?这是当今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使他信心大增,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经过大半年的奋战,终于如愿以偿。

    B. 当前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监管,完善公务消费,预算编制和审计,绩效考核以及监督问责等制度,切实遏制公款消费的各种违规违纪现象。

    C.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熟读《愚溪诗序》这篇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溪水题名为“愚溪”。

    D. 舞剧《霸王别姬》以项羽、刘邦、虞姬为主线,以《十面埋伏》《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作背景,重新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C.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

    D.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感伤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简明、连贯、准确的原则,有6个词语必须删除,请找出来填在文后的横线上。

    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快速发展,①给所属的②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③各种新的安全问题④日益凸显,如未经用户允许收集⑤用户信息,严重损害⑥用户合法权益。加之 ⑦频频爆发的恶意软件扣费等问题,都使⑧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⑨要求非常迫切。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绝不能让某些生产企

    严重损害⑩用户合法权益的想法任其⑪滋生、泛滥。工信部即将发布《关于⑫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加强智能手机的入网管理。对于⑬公众抱怨已久的恶意软件,工信部明令要求生产企业不得事先⑭预置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应用软件。

    必须删掉的词语有(只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题。

    文化与创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经社会变迁,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所以能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在历史上,从军事征战到贸易往来,从官方的使节互派到民间的自发沟通,文化交流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彼此理解和接纳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言,古老中国的文化更新,正是在一次次文化交流中实现的。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犹如它山之石,本身就充满了新的特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犹如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颜色”就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当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这种“多样性”的提倡,不只致力于文化的保护,更是在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我们的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我们历史上的几个文化大繁荣时期,无一不伴随着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进和吸收,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从历史看,埃及古文明之于希腊,希腊文明之于罗马,印度文明之于中国等,其间的消化吸收,无不证明开放包容的重要意义。就近而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兴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热”。其实质,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国社会通过引介国外经典作家和作品,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如今,“文化热”已经散去,但文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却一直在继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文化创新在吸收之中,当然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能邯郸学步。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系和资源库,并以此激发我们文化创新的灵感和活力。但不可忘记,世界眼光是要有立足点的,是应以“我”为主的。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吸收什么样的成果,这些都应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变异在文化创新中也同样存在。如果不注重土壤,只是简单的嫁接,那么所谓文化创新,结出的就只能是苦果了。事实上,任何文化创新都是一种“扬弃”,既要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要重视自己脚下泥土的芳香。所以,我们的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又顺应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这为我们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我们应在开放包容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                        

    1.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历经社会变迁,至今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其原因是中华文化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

    B.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文化创新需要开放包容,引进学习,吸收再创造。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C.文化创新固然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但要在坚持自己的特色基础之上,不能邯郸学步。

    D.在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的今天,如何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将面临着新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提倡文化“多样性”不仅保护文化,更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所以世界各国都认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

    B.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遍布我国历史各个时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

    C.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让我们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参照系。

    D.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事征战、贸易往来、使节互派、民间自发沟通,都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B.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

    C.上世纪80年代,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大陆无法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无法兴起声势浩大的“文化热”。

    D.文化交流融化过程中也有文化变异,我们不能简单模仿嫁接照搬,否则会迷失自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

    ①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②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

    ③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⑤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⑥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

    ⑦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

    ⑧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9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1.从全文看,稻草的“温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                                                                                                                                                                                                                              

    2.文章的第③段描写收获场景的文字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

    ①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

    ②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

    4.在物质丰盈、生活愈来愈精致的年代,怀念温软的稻草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分析。

    5.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本质。”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表现了怎样的“朴素”“真实”的“生活本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之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宾客每不役         与:参加

    B. 既众庶怨,或流声上闻   望:责怪

    C. 芝不其书,一皆如法     报:上告

    D. 芝性亮直,不廉隅      矜: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鲁阳山遇贼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 此孝子也,杀不义   填然鼓    

    C. 芝驰檄济南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 芝妻伯父董昭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司马芝避乱荆州,守母遇贼之事,表现了他非凡的品格,为下文写其为官事迹起到有力的铺垫和烘托作用。

    B.司马芝任菅长时,派遣郡主簿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服兵役,掾吏认为此事必不成,虽然刘节百般阻挠,但最终王同等人还是服了兵役。

    C. 司马芝善于教导下属。他认为君王制定了法令却有人违犯,是君主的不足,官吏触犯法令让君主知道了,就是官吏的灾祸。他的这一观点对下属很有启发。

    D.司马芝为人耿直,从不两面三刀。和别人谈话时,只要不同意,就当面指出,回去后也不会有微词。他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之见称。

    (2)昭犹惮芝,不为通。

    (3)以上语句都包含文言句式,请分别指出以上两句的句式类型。(方法规律总结题)

    一是         ,二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题。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1) 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实际上全诗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感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填空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2)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5)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7)           ,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根据信息要点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消息,11月23日,日本外务省亚大局长伊原纯一向我驻日使馆韩志强公使称,中方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包含钓鱼岛空域,日方对此提出交涉和抗议。韩志强当即驳回日方所谓交涉和抗议,强调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有关空域系中国领空,日方无权说三道四。韩志强还表示,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不针对特定国家和目标,不影响有关空域的飞越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在下面两则作文材料中任选一则作文。

    (一)请结合所给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多少人盼着“待我忙完工作,生活简素静雅,闲时煮水煎茶”,有多少人梦想过品拾落英、陶冶性情的闲适生活,但为何却总是步调匆遽?为何总是尽力留住每寸光阴还是难得悠闲?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呀,时间都去哪儿了?伴着时钟滴答,流逝的只有时间吗?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二)请以《别了____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