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连线题 1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 秋收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   D. 跃进大别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 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D.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

    A. 叶挺   B. 张学良   C. 李宗仁   D. 孙中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上书皇帝请求严令禁烟,并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将收缴鸦片在虎门集中销毁的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百七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先败于英,后败于日。百姓愈加民不聊生,耻感深深刺痛中国士人。保国!保种!由洋务而君宪,由立宪而革命。从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激愤者不惜彻底打倒‘孔家店’,决绝地将自己的文明连根拔起。”对上述解读错误的是

    A. “从迷梦中醒来”指的是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

    B. “先败于英,后败于日”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从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

    D. “彻底打倒‘孔家店’”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条约与内容配对正确的是(   )

    A. 《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B. 《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亿两白银

    C. 《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取领事裁判权

    D. 《辛丑条约》一一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

    A.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的是(   )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永安封王

    C. 洪仁开《资政新篇》   D. 创立拜上帝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成立于哪里?(   )

    A. 同盟会  美国檀香山   B. 兴中会日本东京

    C. 同盟会  日本东京   D. 兴中会   中国香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出民权主义(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平均地权   D. 创立民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华民国十匹年十二月按照公元纪年换算为(   )

    A. 1924年   B. 1925年   C. 1926年   D. 1927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第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开国大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

    A. 血染卢沟桥   B. 平型关大捷   C. 血战台儿庄   D. 百团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曾经赋诗说:“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下列由“彭大将军’’指挥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①铭记睢利,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强自立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

    B. 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

    C. 这说明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D. 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了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天意”注定了蒋介石必然会矢败

    B. 毛泽东因为抽得了“上上签”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该事件后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张謇舍本逐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 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必然

    C. “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不能救中国的

    D. 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在家中读报纸   B. 人们见面就叩首,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C. 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1909年,赵荣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 1910年,钱华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 1911年,孙富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1912年,李贵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将下列事件性质的序号填写在对应事件前的括号内。

    (  )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戊戌变法      b.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义和国运动     c.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我国运动

    (  )五四运动      d.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  )新文化运动     e.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材料二  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10840

    10.33

    36

    268

    0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l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内部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月5日,(上海)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入所设之洋行也……各华商店门前,皆贴有白纸,上书“罢市请命、商学一致”等字。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一律停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

    (1)此段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些阶层人民的支持?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间的一名爱同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拟写一幅标语,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一一流传在东北地区的民谣

    材料二  2005年的日本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做出这样的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便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问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中国国民党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1)“困难十四年”开始、结束的时间以及标志各是什么?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哪一方引起的? 

    (2)依据史实回答,日本是怎样制造“卢沟桥事变”的? 

    (3)日本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的不实叙述,反映了日本对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  

    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请回答: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

    (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