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转基因作为一个词汇走进人类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客观实际中,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例如最常见的植物花粉借助昆虫、自然风等不同的媒介传播而进行的杂交现象;另外,人们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藉此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这些过程实质上是基因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一种转移方式。自然界的基因转移是被动的、无序的、没有目标性,但这种基因转移模式也构成了生命进化的动因之一,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物种世界。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基因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的精确性和效率较低,转移的基因中还可能包括不良基因。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的诸多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传统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生命科学世纪的重要代表和具体体现。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转基因生物,是采用重组DNA技术,从生物体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构建后植入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内,使之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遗传给后代的技术。这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的遗传改良的基因设计和基因操作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转基因。现代转基因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育种技术的种种局限性,大大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加快了种质改良进程,而且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拓展了新品种研发可选择的特征范围,同时人工设计加工基因的应用则更进一步扩大了可利用的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是人类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进行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晶,是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跃迁,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定向驾驭生物遗传改良的新时代。

    同时,作为新世纪的前沿学科和技术,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转基因的精髓,转基因产品的确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不确定因素、非预期效果和未知的长期效应。由此导致人们对转基因产品释放后的生态安全,物种的遗传安全和作为食物的消费安全产生疑虑、争论并不奇怪,但从本质上讲,目前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争论已经超越科学的范畴,更多的已发展演变为包括科技在内的社会认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对外贸易问题,甚至宗教和政治问题,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尤为复杂。            

    (选自朱作言《转基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意义》,有删改)

    1.下列对转基因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

    B.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可以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但这种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

    C.转基因技术是采用重组DNA技术,从生物体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构建后植入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内,使生物体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遗传给后代的生物技术。

    D.现代转基因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育种技术的各种局限,而且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同时还扩大了可利用的种质资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论是植物花粉借助昆虫、自然风等不同的媒介传播而进行的杂交现象,还是人类用来改良作物的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这些过程实质上都是基因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一种转移方式。

    B.自然状态下的基因转移通常是借助自然媒介来实现,而转基因生物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基因设计和基因操作的产物。

    C.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生态安全、物种的遗传安全和作为食物的消费安全产生争论,这种争论已涉及到知识产权、宗教和政治等更多范畴。

    D.现代转基因技术优于传统育种技术,它提高了基因转移的效率,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转移的基因中不包括不良基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且基因的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

    B.尽管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终究因为传统的转基因技术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还是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与实际应用。

    C.转基因生物与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不同,它可以按人类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进行遗传修饰。

    D.虽然现代的转基因技术使得转基因产品拥有了许多优点,但转基因产品的确还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不确定因素、非预期效果和未知的长期效应。因此,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转基因的精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理解     [美国]佩里·萨罗

    我伸展着双腿坐在起居室的桌前,随手拿起一封信看起来,这是一封来自玛递尔百货商店的信,信中说:我们欠他们一百七十五元钱。我愣住了,这肯定是误会了,因为我和詹妮特从来没有花过这样一笔钱,因为我们俩人已合计好,存钱付买房的首批付款。我又端详了一下账单,走进卧室,看见妻子詹妮特正蜷缩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一份杂志,我对她说:“玛递尔百货商店给我们寄来了一份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肯定是搞错了,会不会是十七点五元呢?”妻子没有回答,她只是慢慢地把杂志放到胸前,平静地说:“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

    我突然意识到:妻子可能花了这些钱,我两眼紧紧地盯着她,好像现在开始,我才认识她,妻子微笑地对我说:“我到时去支付这些钱不就得了。”“不,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用这些钱买了什么东西,我并没有看到家中添置什么新东西啊!”妻子垂下眼睑,低声说:“巴尼,这是我自己想买的东西,我不想告诉你。”我听到这更加迷惑不安了。这笔钱的花销,意味着我们将要推迟一个月买房了,更糟的是:我能够再信任她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我厉声对她说:“你不要兜圈子了,我想知道你究竟花钱干了些什么,我有权知道。”

    妻子轻轻地碰了碰我的胳膊温和地说;“不要生气,好吗?你最近很辛苦,但是你的情绪似平太激动了,这样很不好。”听到这些话,我更生气了,但是妻子也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她对我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忽然,我想起来一件事,肯定是那条该死的貂皮围巾引起的。卡洛尔在两个月前曾买了一条貂皮围巾,妻子看了满眼羡慕之情,就在玛递尔百货商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那欣赏貂皮围巾的情形又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我对妻子说:“你耍了一个小把戏吧!我知道你买了什么,我真想用诅咒的方式来阻止你的行为。你是一个挥霍者,还以为我是一个大傻瓜呢!”妻子对我说的这番话感到气愤,她立即跳下床,两脚踏在地毯上,“难道你想象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吗?”她喊着,看到她开始气呼呼的样子,我顿时溢出了一点莫名的满足感。妻子对我的积怨像洪水迸发一股脑地向我涌来:“你知道爱情是什么吗?我想,你还得花很长时间去寻找它吧?我要乘出租车去我母亲那里,你不要用电话来干扰我,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这时,我才发觉,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了,但我没有向她让步,我想她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对她生这么大的气,我可不是那种可以让人任意摆布的人。

    第二天早晨,在办公室里,我埋头工作,没有与人攀谈,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的情绪。当用完午餐返回办公室时,碰见了比尔·汉姆瑞,他向我展示了一套新的高尔夫球用品,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也买一套最钟爱的高尔夫球用品,那么不是和妻子的矛盾就扯平了吗?

    这天下午,我去了高尔夫球俱乐部,并把用品拿回了家。我在家里地板上挥杆击球,一个球骨碌碌地从起居室滚动到卧室,钻进了妻子半开的壁柜中。这壁柜很大,里面很黑,妻子的很多衣物还挂在这里。我弯腰在里面摸索着找球,手上忽然碰到一个硬东西。原来这是一个大盒子,里面竟然放着一套漂亮的高尔夫球用品,比我见的那些都要好,从盒上的标牌上可以看出,这些全部购自玛递尔百货商店。忽然,我记起来一件事,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将在这个星期二,细想起来,我竟没有能为妻子买点什么礼物,妻子想用她的爱心给我一个惊喜,然而,我却是多么的愚蠢可笑啊!

    我想,我有一件事情必须立即去做,那就是:明天立即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悄悄地把它放在我的壁柜里。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我”对玛递尔百货商店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疑惑不解,而詹妮特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杂志,因为她知道这笔钱的底细。

    B.“我”认为一百七十五元钱被詹妮特挥霍掉致使我们要推迟一个月买房,这正是“我”当时觉得不能够再信任她的原因。

    C.“我”明白了妻子用一百七十五元钱为“我”买高档高尔夫球用品后,准备为她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这样就不欠她人情。

    D.詹妮特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是由“我”态度恶劣引起的,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E.这篇小说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了矛盾冲突,并且层次清晰地表现了詹妮特对“我”的态度由平和、耐心到不满,怨愤的变化。

    2.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安排有多方面的特点,请任选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妻子的爱心经历了一个由误解到理解的过程,请你就对“误解”和“理解”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孙自法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给力”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殊荣。

    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年,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敏的极大兴趣。1947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4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

    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1956年1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

    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郑哲敏还通过对“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认为“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

    在郑哲敏眼里,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郑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

    已89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作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

    B.1955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学森的鼓励,他们同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

    C.郑哲敏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才开始爆炸力学研究。

    D.郑哲敏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E.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

    2.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刺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二 十 九 年 出 济 南 路 总 管 府 事 时 总 管 阙 孟 頫 独 署 府 事 有 元 掀 儿 者 役 于 盐 场 不 胜 艰 苦 因 逃 去 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孟頫才华横溢,受到皇帝器重。他看书过目成诵,写文章一挥而就;尚书省刚设立,他便承旨起草诏书,受到皇帝赞赏。

    B.赵孟頫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元掀儿的父亲诬告他人,被诬告的人也已认罪,赵孟頫怀疑另有隐情,悉心审理,真相大白,受到人们称赞。

    C.赵孟頫见识过人,体恤百姓。他分析赵全案件,认为王虎臣难以秉公办理,不宜派去查案;劝阿剌浑撒里上奏免除百姓钱粮,得到皇帝应允。

    D.赵孟頫文学、书画闻名天下,政治才华常被忽略。皇帝称赞他可与李白、苏轼相比,他的书法作品被天竺国视为宝物,政治才能却少被提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

    (3)户庭无尘杂,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

    ① “古有刘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女作家之手。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能否使课堂教学回归教育的本真,是课堂教学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

    D.如果心中淡了人民这个情怀,干事少了群众这把尺子,不能做到“己之温,思人之寒;己之安,思人之艰”,我们就会被人民唾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                             

           。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①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②这是很“唯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③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④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⑤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

    ⑥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

    A.④③⑤①⑥②         

    B.④③②⑤①⑥

    C.④③①⑥②⑤         

    D.⑥④③⑤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青松,挺直腰板迎接霜雪,张扬着不屈的个性。

    翠竹,立稳脚跟咬定岩石,彰显着执著的情怀。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