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实验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已知在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预测第114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         B.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C.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D.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是支撑“鸟巢”的铁骨钢筋,除含有铁元素外,还含有Mn(锰)、Ti(钛)、Cr(铬)、Nb(铌)等合金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

    B.工业上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Fe、Cr、Mn

    C.TiO2、TiO2、TiO2互为同位素   

    D.Nb3+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核外有41个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L2+、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T<H2R

    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可以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它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中和反应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两种气态的烷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6g/L,则对此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甲烷

    B.一定没有乙烷

    C.可能是甲烷和戊烷的混合物

    D.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Na2O2         B.CH3CH3         C.NaCl          D.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NH4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③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④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名称为乙醇

    B.易挥发

    C.常用作有机溶剂

    D.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近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在200 ℃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加安全。电池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5OH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C. 1 mol乙醇被氧化转移6 mol电子

    D.电池正极得电子的物质是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如:R1CH===CHR2,被氧化为被氧化为,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在该条件下的氧化产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R在同一周期

    B.原子半径:W>R>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D.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等特点。一般研究的镁燃料电池可分为镁­空气燃料电池、镁­海水燃料电池、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和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中,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燃料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

    C.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正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

    D.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乙烯、乙醛(C2H4O)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定量的乙烷、丙烷等可燃性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与丙烷互为同系物

    B.甲烷是烃类物质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

    C.甲烷、乙烷、丙烷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D.乙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和点e (t2时刻)处n (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图中d点的值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代物有(不考虑-OH的取代)()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实验室里有200mLCH3COOCH2CH3,经检验,发现其中溶有少量CH3COOH,如果要除去这些CH3COOH,请选择下列中的有效方法()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NaCl溶液洗涤后分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

    B.密闭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v(NH3)正 =2 v(CO2)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反应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煮沸,观察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看是否分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份沉淀并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利用金属活性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冶炼方法冶炼金属。下列反应所描述的冶炼方法不可能实现的是(    )

    A.2Al2O3(熔融) 4Al+3O2↑

    B.Fe2O3+3CO 2Fe+3CO2

    C.Fe+CuSO4 ===FeSO4+Cu

    D.2NaCl(水溶液)2Na+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取一只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用铁架台固定好。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下列对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及说明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气体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生成,这是氯化氢的小液滴

    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这是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溶液

    D.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这是CH3Cl小液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发现青香蕉成熟了。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

    A.C6H6          B.CH3COOH          C.C2H4           D.CH3CH2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a、b、c、d、e为元素周期表前3周期中的部分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c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

    A.纤维素  油脂         B.蛋白质  烃类         C.淀粉  油脂        D.蛋白质  油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图。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与NaOH溶液反应   ②使石蕊溶液变红    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

    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已知:①1mol某链烃最多能与1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②1mol该氯代烷能与7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氯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  )

    A.CH3CH=CH2       B.CH2=CHCH=CH3       C.CH3CH=CHCH3       D.CH2=C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中学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苯、溴和铁屑。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是兼起_____的作用。

    (2)反应过程中在导管c的下口附近可以观察到白雾出现,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_    _遇水蒸气而形成的。

    (3)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入AgNO3溶液,有__________生成。

    (4)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__________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溶解了__________的粗溴苯。

    (5)写出烧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工业上常用于沉淀Mg2+的试剂A是________,Mg(OH)2转化为Mg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

    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加入CCl4作萃取剂,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骤如图:

    甲、乙、丙3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他们之间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I.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1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至t1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在此t1min时间内,用H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

    II.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该反应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分为以下几步:

    ①IO3-+SO32-→IO2-+SO42-(慢)    ②IO2-+SO32-→IO-+SO42-(快)

    ③5I-+6H++IO3-→3I2+3H2O(快)  ④I2+SO32-+H2O→2I-+SO42-+2H2(快)

    (1)根据上述条件推测,此反应的总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步反应决定.

    (2)若预先加入淀粉溶液,由题述看必在______离子消耗完时,才会有使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