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

    A. 晌午(shǎng)   滞笨(zhì)     菩萨(pú)     诲人不倦(huǐ)

    B. 霹雳(pī)     调羹 (gēng)    震悚(shù)    深恶痛绝(wù)

    C. 诘问(jié)     修葺(qì)     镐头(gǎo)    鲜为人知(xiǎn)

    D. 哀悼(dào)     取缔(dì)     愧怍(zuò)    锲而不舍(q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和宇宙中的庞然大物相比,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简直微不足道。

    B. 只有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才能理解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

    C.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天之骄子,生性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岂是凡夫俗子能比!

    D. 作为一名优秀学生,他好学善思,常常不耻下问,向学识渊博的老师请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于2018年3月2日在中国大陆第一次首映。

    B. 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深圳蓝”能否继续成为亮丽风景,关键在于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选出下列文段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但等找见我们,却又立即回过头,看前边人的脊背

    ②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  

    ③有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

    ④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上同一路车

    ⑤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

    A. ③②⑤①④   B. ④⑤①③②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③④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回忆鲁迅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写人记事的作品,前者是写鲁迅的,后者是鲁迅写的。

    B. “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 “山,好大的山啊!”两句中的“啊”分别是叹词和语气助词。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欧阳修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8)《木兰诗》写木兰不辞万里,飞越关山,投身战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纵:放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但微颔之(_____)    

    ②康肃忿然曰   (______)  

    ③旁睨而揶揄之  (_____)  

    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②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3.【甲】【乙】两文故事情节类似,立意却不同,你从两文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请写出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我的母亲

    莫言

    ①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语言分别概述作者记忆中最痛苦、最深刻、最后悔的事。

    2.如何理解第③段划线句子?

    3.请品析文章第⑤段加点字词“轻轻地”的表达效果。

    4.文中的母亲虽是小人物却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请结合课文谈谈她身上有哪些中华美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1.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填人名),“他的志愿”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他”的志愿多次落空以致最终无法实现,请列举其中失败的两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命题作文:总会想起那一幕

    生活如同电影,一幕幕闪现眼前。因为那一幕,你感动过;因为那一幕,你快乐过;因为那一幕,你愧疚过;因为那一幕,你幸福过……于是你总会想起那一幕,它日久弥新,永远盛放在记忆深处。

    要求:请以“总会想起那一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抓住细节,以小见大;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