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填空题 5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2 题
  1. 下列有关甲醛的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结构简式:HCHO                 B.最简式:CH2O

    C.比例模型:                D.电子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

    B.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能使Cu转化为Cu2+

    C.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的制备,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

    B.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中,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再生成纯碱

    C.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点燃,产物用浓盐酸吸收制备盐酸

    D.将SO2和O2 的混合气加压后,通过接触室制备S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普通圆底烧瓶将某卤化钠和浓硫酸加热至500℃制备纯净HX气体,则该卤化钠是

    A.NaF               B.NaCl           C.NaBr          D.Na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常温下,S2Cl2遇水易与水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B.若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则熔沸点:S2Br2>S2Cl2

    C.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S2Cl2 + 2H2O → SO2↑ + 3S↓ + 4HC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SO42、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Cl2,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

    A.HCO3            B.SO42            C.SO32               D.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C.反应AgCl + Br- → AgBr + 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在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NaCN溶液呈碱性;(CN)2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CN的还原性介于Br、I之间。下列变化不能发生的是

    A.HCN H+CN                          B.(CN)2 + CH2=CH → NC—CH2—CH2—CN

    C.(CN)2+2Br→ 2CN+Br2            D.(CN)2 + 2OH→  CN + CNO + 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导出H2S气体的导管点燃后伸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内,下列3个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 2H2S + O2 → 2S + 2H2O   ② 2H2S + SO2 → 3S + 2H2O   ③ 2H2S + 3O2 → 2SO2 + 2H2O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 ③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因此NF3在空气中泄漏时不易被察觉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则可生成22.4L NO气体(标准状况)

    D.一旦NF3泄漏,可以用石灰水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C.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异秦皮啶具有镇静安神抗肿瘤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功效。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异秦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B.异秦皮啶分子式为C11H12O5

    C.秦皮素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

    D.1mol秦皮素最多可与2molBr2、4molNaOH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除去碘以回收四氯化碳,下列操作最简便的是

    A.向其中放入过量镁条,反应完毕后取出

    B.蒸馏

    C.加入能氧化I2的KMnO4,再分液

    D.通入氯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不能发生原电池反应

    B.活性炭是阴极

    C.总反应为:4Al+3O2 +6H2O → 4Al(OH)3

    D.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活性炭、滤纸回到铝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①可用于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C.②可用于分解NH4Cl制备NH3        D.②可用于Ca(OH)2与NH4Cl共热制备N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  [B(OH)4] (aq)+H+(aq)。

    化学式

    电离常数(298K)

    硼酸

    K=5.7×10-10

    碳酸

    Ki1=4.4×10-7

    Ki2=4.7×10-11

    醋酸

    K=1.75×10-5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醋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 和0.2mol/L。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A.2.4 g      B.3.2 g      C.6.4 g          D.9.6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将氯化铵固体溶解在D2O(重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 + D2O  NH3·D2O + H+         B.NH4+ + D2O  NH3·HDO + D+

    C.NH4+ + 2D2O  NH3·HDO + D3O+      D.NH4+ + 2D2O  NH3·D2O + HD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每生成0.3 mol H2,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0.6 NA

    B.当有2.7 g Al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 NA

    C.每生成6.72 L的H2,溶液中AlO2的数目就增加0.2 NA

    D.溶液中每增加0.1 mol的AlO2,Na的数目就增加0.1 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已知NO2遇水发生反应:2NO2 + H2O → HNO2 + HNO3。实验证明将NO2通入水中会逸出NO气体,而通入NaOH溶液中则可完全被吸收,通入Na2CO3溶液中只逸出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NO2非常不稳定,其分解产物为NO和H2O

    B.NO2与水的反应机理:NO2先与水发生岐化反应生成HNO2和HNO3,HNO2再分解

    C.HNO2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

    D.N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的HNO2和HNO3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常温下,0.1 mol/L氨水溶液中=1×10-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 ) = 1×10-9 mol/L

    B.0.1 mol/L 氨水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 + c(H+ ) = c(Cl- ) + c(OH-)

    C.0.1 mol/L 的氨水溶液与0.05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 + c(NH3) + c(NH3·H2O) = 2c(SO42-)

    D.浓度均为0.1 mol/L 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

    c(NH4+ )> c (NH3·H2O) > c(Cl-) > c(OH-) > c(H+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含MgCl2、AlCl3均为n mo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NaOH溶液至过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离子(或物质)沉淀pH见右表)

    离子

    Mg2+

    Al 3+

    物质

    Al(OH)3

    开始沉淀pH

    8.93

    3.56

    开始溶解pH

    8.04

    完全沉淀pH

    10.92

    4.89

    完全溶解pH

    12.0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 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符号

    Li

    Be

    B

    C

    O

    F

    Na

    Al

    Si

    P

    S

    Cl

    x值

    0.98

    1.57

    2.04

    2.55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Mg的x值范围:_______ < x(Mg) <_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短周期元素的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

    (3)分别指出下列两种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ClO_________,HFO________。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x数值的差值(Δx),当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于______周期________族(放射性元素除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VA族,+3价较稳定,Bi2O3为碱性氧化物,Bi3+的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硝酸酸化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 向其中加入适量的NaBiO3,溶液变为紫红色。② 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③ 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反应③得到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②放出了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反应①被氧化的Mn(NO3)2 为________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用何种方法知道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溶液里食盐含量在逐渐提高?________

    a.分析氯化钠含量       b.测定溶液密度         c.观察是否有沉淀析出

    (2)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石灰乳       d.碳酸钠溶液

    (3)向苦卤中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目的相同的流程在上图中还有几处,试指出其中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MgCl2转化为Mg时获得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的某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合物Ⅰ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发生下列反应生成Ⅲ

    化合物Ⅰ可用石油裂解气中的2-戊烯来合成,流程如下: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天然橡胶的单体,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单体___________。

    (3)化合物Ⅰ与II反应还可能得到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欲检验化合物Ⅲ中的碳碳双键,正确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黄酮醋酸(F)具有独特抗癌活性,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N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1)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F分子中有3个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醚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醛基。

    (5)对羟基苯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写出以A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对羟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CH3 + H2O  HCOOH + CH3OH – Q(Q>0)

    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

    组分

    物质的量/mol

    HCOOCH3

    1.00

    H2O

    1.99

    HCOOH

    0.01

    CH3OH

    0.52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________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min;80~9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mol/min。

    (3)依据以上数据,推断该反应在10min后反应速率迅速加快的原因:________ 。

    (4)其他条件不变,提高温度为T2,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揭示实验原理

    ①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请用氧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否用氢同位素示踪法揭示酯化反应原理?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温度确定:

    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应控制在85℃左右为宜。回答:

    实验温度不宜低于85℃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温度不宜高于85℃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的比较:

    利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这种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酯层厚度的标示:

    为更好地测定酯层厚度,可预先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1滴____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不考虑活塞的磨擦)

    已知: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

    ①此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多少L?

    ②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

    ③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值必________0.01(填大于、小于、等于),其理由是。

    (2)若改变干燥管中Na2O2的量,要通过调节甲容器的温度及通入的量CO2,使活塞发生从D到C,又从C到D的移动,则Na2O2的质量最小值应大于________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