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罪证的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外围的文物建筑修缮工作已启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陈列馆展示侵华罪证是为了警示后人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在修缮时,将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原状和各类历史信息

    C.在修缮过程中用来砌砖的熟石灰和沙子属于合成材料

    D.修缮中使用的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铬、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保证身体健康,长期饮用硬水来补充人体必需的钙、镁等微量元素

    B.为了美观、防锈和耐磨,在铁制的水龙头表面镀铬

    C.在家庭厨房中配备干粉灭火器

    D.不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替代食盐烹调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在点燃条件下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红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的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的氧化镁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蓝、白两种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种粒子所属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横行

    B.③④两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③所示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D.②④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2Fe+3 CuSO4   3 Cu + Fe 2(SO4)3   置换反应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 H2O2 2H2O +O2↑          分解反应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  Na2SO3 +H2O    复分解反应

    D.新制的生石灰加水能“煮熟”鸡蛋:CaO+ H2O   Ca(OH)2    化合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化学性质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聚氯乙烯(缩写代号PVC)是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具有阻燃、耐化学药品性高、电绝缘性良好等优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氯乙烯分子由碳、氢、氯三种原子组成

    B.氯乙烯分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不显电性

    C.聚氯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聚氯乙烯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食盐在冷水中溶解得更慢

    氯化钠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慢

    B

    夏天氦气球在阳光下曝晒过久易爆炸

    氦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

    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不同

    D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在水中会解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目前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pM2.5、臭氧等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可利用的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C.核能的利用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石油可炼制出汽油、煤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D.灯丝由熔点最高的金属钛制成,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定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错误的是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①加入硫酸铜溶液 ②加肥皂水

    B

    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

    ①取少量液体喷在油污上 ②取样,加入小苏打

    C

    锦纶线和羊毛线

    ①灼烧,闻气味 ②用手拉,比较弹性

    D

    氯铵和硫铵

    ①加硝酸银溶液 ②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 80g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g水会析出12g甲

    B.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氧气

    足量铁丝

    点燃

    B

    硫酸钡

    碳酸钡

    足量的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氯化钙溶液

    消石灰

    过量的二氧化碳

    过滤、蒸发、结晶

    D

    氨气

    火碱溶液

    通过盛有火碱溶液的洗气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实验室有一块质量为12.5g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占样品的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         D.8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4分)哈市有处集农业生产、示范、体验、休闲于一体的都市“桃花源”。

    (1)在园区垂钓获得的淡水鱼富含的营养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①的主要原料。从鱼中获得的该营养素,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有一部分氨基酸可被氧化,生成②       (填化学式)、二氧化碳、水等排出体外,同时③           供人体活动的需要。渔业养殖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为防治水体污染,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工业上,通过④                          ,体现了“绿色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核心思想。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另一表现,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写出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⑤                

    (2)园区设置的“乡下小菜园”可以体验农耕、采摘自种的蔬菜。在甘蓝的生长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症状,可适度施用的一种化肥是①     (填化学式),此类化肥还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②      能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分)今年全国两会,“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化学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日,哈市五年级小学生在国际机器人大赛中一举夺得亚洲区冠军,将代表亚洲参加5月份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机器人大赛。若拼装小机器人使用的齿轮由青铜制成,主要利用了其①        的性质(填一条即可),青铜属于②     材料。若机器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则在机器人运载小球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③                    

    (2)为应对恶劣的空气环境,有些中学生尝试自制防毒呼吸面罩。利用①       (填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其制氧原理是用固体过氧化钠(Na2O2)消耗二氧化碳,同时制得氧气和苏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4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

    (1)根据组成下列物质可平均分成三类:

    金刚石、氧化铝、硝酸铵、葡萄糖、铅、醋酸

    其中一类包括的物质的化学式是①         ,你将它们按组成分为一类的依据是②          。(不能出现物质分类中的名词)

    (2)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反应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I.H2 + CuO Cu + H2O    

    II.Ca(HCO3)2=CaCO3↓+CO2↑+H2O

    观察两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升降的是①       (填序号),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②       。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有升降,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通过列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比较这些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升降。得出下列反应类型的关系正确的是(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3分)下图是银白色的液态物质变成红色粉末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2)此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7分)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和一种暗紫色的药品,还有下列仪器及棉花、火柴等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沁馨同学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仪器是①      (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②          (填名称)。

    (2)若用图A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产生现象原因是①         ,消耗瓶内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②          ;又因为③         ,使紫色石蕊溶液④       

    (3)连接仪器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B所示,①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检查原因,如塞紧橡胶塞或②             ,直至装置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4)写出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的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将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C补充完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6分)某化学探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证明了烧碱与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②③两步均充分反应,加入硫酸铁溶液,立即产生明显现象,最终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可知反应②结束时溶液中的离子有①      (填离子符号);

    ②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                      

    (2)求解③中参加反应的烧碱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发生中和反应的烧碱的质量为          

    (4)最终得到的无色不饱和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在图中标出所用浓硫酸与蒸馏水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4分)下图是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是可用于生产染料及精炼石油的酸,C是氧化物,D是常温下为液态的有机物(初中范围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四种物质(或溶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A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             

    (3)写出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用一块表面镀锌的铁样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将表面镀锌的铁进行如图A实验,加入稀盐酸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B。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的无色滤液a的溶质与固体b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秦思认为无色滤液a的溶质是(1)         、氯化亚铁和氯化氢。

    【反思评价】请你评价秦思的猜想(2)        

    【推理判断】由无色滤液a 的成分可推知,固体b中一定含有(3)     

    【实验与结论】为验证固体b的成分,单杰向b的样品中加入一种有色物质(4)       (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的现象是(5)            ,据此现象,证明出固体b中的两种成分,同时得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表达交流】石建向固体b中继续滴加少量稀盐酸也确定出固体b的成分,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6)                

    【拓展延伸】通过比较锌、铁的活动性,结合图像B在开始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氢气的现象,你认为在铁的表面镀锌的原因是(7)         ,可阻止进一步氧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