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其他题 2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其他题 共 2 题
  1. 根据文意与拼音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字词。(4分)

    ⑴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⑵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  )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  )感的神经末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病句修改(2分)

    ⑴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改正了自己的弱点。

    ⑵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8分)

    ⑴.少壮不努力,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⑵.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⑶.树树皆秋色,      ________。(王绩《野望》)

    ⑷.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⑸.《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⑹.《黄鹤楼》中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2分)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上面语段中的“他”指的是谁?出自于哪部名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2分)

    在熙熙攘攘的汽车售票大厅的一角,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似乎无视大厅里的禁烟标志,正在一边吸烟,一边等人。此时,一位年轻的控烟志愿者,走上前去对这位吸烟的男子说“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的第一次背影(2分)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3..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⑴我赶紧拭干了泪。

    ⑵我赶紧去搀他。

    4..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4分)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________的景象。(2分)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8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4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⑶便还家(       )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⑷不足外人道也(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7分)

    桑中生李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泽》)

    【注释】

    ①南顿:占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豚(tún):小猪。③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比喻众人随声传闻。④翕(xī):集聚。赫:盛貌。⑤滂沱(pāng tuó):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⑴欲持(       )

    见空桑中有土(       )

    植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题(40分)。

    请以“我改变了________的色彩”为题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