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3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6℃   B. 初中生的身高一般为1.6m左右

    C.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mm   D. 人跑步的速度约为20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2.36cm          B. 2.357cm          C. 2.43cm        D. 2.4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红同学周末向爷爷奶奶问好时,经常利用微信进行视频聊天,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能分辨出爷爷和奶奶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响度

    B. 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 手机屏幕的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 小红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同学在一根足够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变圆后继续打气的过程中,其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 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如图所示的各现象中,要放热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7年6月3日上午,我市举办了生态鄂州—环洋澜湖健步走活动。已知路线全长6km,其中湖面栈桥长1km。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并肩同行,前一半路程以3m/s的速度慢跑,后一半路程以2m/s的速度快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之间相对静止

    B. 小丹和小蓝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小丹和小蓝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小丹和小蓝通过栈桥的平均速度是2.5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8年1月14日,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捕捉到了一次完美的日月同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 看到空中的太阳是太阳的真实位置

    C. 照相机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D. 用相机拍照时,要使成的像更大更清晰一些,照相机的镜头应该向前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CES2018展会上,LG发布了一款可以“卷起来”的4K电视——Rollable TV,如图所示。电视屏幕放置在底部的盒子中,通过按压遥控器上的按键,便可以使藏在盒子内部的电动主轴控制电视屏幕的升降。对于Rollable 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区分出电视里不同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

    B. 按压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来控制屏幕升降的

    C. 屏幕弯曲后,质量会变小

    D. 屏幕弯曲后,密度会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   )

    A. 0.5g/cm3

    B. 1.25g/cm3

    C. 0.75kg/m3

    D. 0.75 g/cm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三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多少圈

    A. 9圈   B. 9.5圈   C. 10圈   D. 10.5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密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新材料的选择上,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高强度、       (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在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这种用水作为介质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每一只眼镜片的体积约为4×10-6m3,则用树脂镜片代替玻璃镜片后,一副眼镜质量约可以减少__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秒表转动未超过一周)

    (1)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2)若秒表每格为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__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阳同学测出某次前面高为8cm的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0cm,则此时镜中的像离前面蜡烛距离为________cm;接下来,他将前面蜡烛靠近平面镜6cm,此时镜中的像高________cm。(不考虑蜡烛烧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体积;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为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m=________g;量筒测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矿石的体积V=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张老师元旦放假驾车从丹江口到神农架滑雪,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5h到达房县,休息18min后,再以85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2h到达神农架。求:

    (1)丹江口到房县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丹江口到神农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m3  , 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