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止确的一项是(   )

    A.叨(láo)   痒(sāo)     跷(qiāo)板    名其实(fú)

    B.(nòng)堂   (jì)鱼     香饽(bô)      心自问(mén)

    C.(bō)位     微(chuàng)   呱儿(lā)     假假式(mó)

    D.(běng)睑   (dàng)次    蒙亮(mēng)    唯诺诺(wéi)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煤炭  姆指  笑咪咪  大快朵颐

    B.埋单  搭档  泊来品  锄强扶弱

    C.赋予  委屈  一摊血  见微知著

    D.付梓  经典  雷震雨  惩前毙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围政府和个人无权指手画脚。”16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坚定地回绝英国首相卡梅伦对香港事务的干预

    B.万达广场效尤K11引入农场,增强购物中心独特的体验性,已成为购物中心在电商抢滩和同质化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成为了购物中心招揽人气的新思路。

    C.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一阵斩匈奴单于,平定阳域十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D.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环保局在统一部署和市民监督下,济南市重新升级了雾霾预警,以应对持续出现的重污染。

    B.2015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一文,该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C.新年将至,“翰墨中国—一一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D.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国将终止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古巴执行的业已过时的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寻求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5年中韩双方将在“中国旅游年”内举办百名韩国旅游记者来华采访、“韩国人看中国"摄影作品展等100多项丰富多彩的旅游交流活动。

    B.今年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一定要注意室内卫生:保持地面、家具及墙壁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换气l-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C.蒋晓云写作的重点既非衣锦还乡也不是落叶归根的欢畅,而是写后田园将芜胡不归时代的绝唱,所谓归根其实就是去直面死亡。

    D.十八大以来未有省部级官员被调查的省份:只有北京、上海、吉林、浙江、福建、西藏、宁夏、新疆等8个省区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也说“抗日神剧”

    董阳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1.下列对“抗日神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在于它们过度渲染和夸大了我抗日志士们的神勇与盖世神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

    B.“抗日神剧”用“笑谈”的方式,虽然诠释的是血肉之躯筑就的抗战精神和“民族大义”,但由于流于空洞化和游戏化,往往教育意义不大。

    C.“抗日神剧”实际上是以抗日故事为包装的武侠剧、偶像剧,充斥着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表现出类型化特点。

    D.“抗日神剧”为商业算计而植入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等内容,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也放弃了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抛开过于精明的商业算计,突破观念简单化的状况,抛弃编造离谱的做法,真正将“民族大义”置于正确的位置。

    B.那段抗战历史带给我们中国人切肤之痛,且距今不远,在文艺作品中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讲述是不太合适的。

    C.认识抗战历史要看到侵略者的恶和近代以来我国的落后导致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基本理性。

    D.尽管“抗日神剧”慷先驱之慨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故事不离谱,也有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的介入,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就不存在内在共通性。

    B.人的本能欲求可以通过电视剧中的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来实现“替代性满足”,但要实现人的心智平衡,还需要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的介入。

    C.电视剧可以不承担教育责任,但绝对不能罔顾公共理性,赤裸裸地宣扬人性中某些本能欲求。

    D.如果文艺作品过分强化人们对暴力的依赖,那么暴力对象是谁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渲染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村庄上空的鸡鸣

    孙守名

    鸡鸣,是一座村庄的灵魂

    ②四更天,就有了零零散散的鸡鸣。王记豆腐的主人六子赶紧起床,将头晚已做好的豆腐搬上破旧的三轮车,他要赶往十里外的武马屯,豆腐一到,不消半袋烟工夫就会被争抢一空。铁匠铺子也早早开了门,李老黑搬出两大坨铁块,将炉火燃旺,准备在上半晌敲打出六副犁铧头……

    ③五更天,零散的鸡鸣变成了万鸡酬唱,一村连一村,一庄通一庄。清脆,美妙,冲破沉睡的暗夜,迎来苏醒的黎明。半座村庄亮起了灯光,赶早的商贩,晨耕的老农,家有学童的村妇,都早早地忙着各自的活计,有条不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今早还是如此。

    ④村庄驱散了晨雾,逐渐变得清晰真实起来。榆柳婆娑,桃李掩映,枣树缀满了希望,石榴绽放出笑容。东家的梨花猫踮着小脚跳过西家高耸的门槛,用一双毛眼直呆呆地盯着对面跑来的公鸡;北家的初生牛犊扯断缰绳奔进南家的庭院,怯生生地伸颈长哞。卖香油的敲着梆子穿东街走西巷,磨菜刀的挑着挑子吆喝着穿行于胡同深处。邻村的唢呐声呜呜咽咽地飘来荡去,引得银发须髯的老人流下伤怀的眼泪。例外的,只有商家新婚不久的儿子和媳妇还没有起床,只气得老爷子在鞋帮上磕着烟袋,不咸不淡地骂道:“也不害臊,太阳要晒糊腚喽!”

    ⑤其实,商家老爷子的话并不准确。你看,太阳没出,却风起,云涌,接着,雨就哗哗啦啦地下起来。雨来得急,横跳竖跳的人们呼呼啦啦地往家跑,跑不迭的,随便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钻进去,回头,望雨,展笑。

    ⑥整座村庄笼罩于迷离朦胧的烟雨中,北方的村庄也就有了江南的神韵。一把油纸伞,袅袅娜娜地走出古旧的胡同,那是一副令人神往的风景图。伞下窈窕的女子是谁家的姑娘,她有着怎样的经历,她的微笑,她的心思,她的过往和未来,她的让人捉摸不定的眼神……遐思了再遐思,向往了再向往。她是唐诗宋词的意象,还是明清山水画中的神来一笔

    ⑦转眼间,暮色渐起,雨止了,风停了,村庄也变成了一位刚出浴的少女,美艳,清灵,翠曼。三两点灯光闪闪烁烁,几家的学童汇拢到街上来,东也奔西也跑地玩着各色游戏,嬉笑声,欢闹声,一片连成一片,传遍一座又一座村庄。

    ⑧王六子骑着破旧的三轮车摇摇晃晃回村来,他的下半晌是在邻村的一家小酒馆里度过。四碟小菜,一壶老酒,咂咂喝了好几个时辰。酒馆的主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闲聊,东家长西家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李老黑先将下地干活的老爹送进院落,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关闭了燃了一天的炉火。他的妻子在后院早已支起了桌案,简单的几个小菜,一壶京东老白干。暮色变得浓重起来,村庄又一次隐没在沉沉的暗夜中。一天就这样过去,无数的一天叠加成岁月,岁月连着朝阳、晚霞,还有那声声清脆悦耳的鸡鸣。

    ⑨自从有了村庄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破晓而起的鸡鸣。鸡鸣只属于村庄,它是村庄的象征。有了鸡鸣,沉闷的村庄便有了灵性。鸡鸣将村庄的时空切分得规规整整,可以没有晷刻漏盘,可以没有怀表时钟,却唯独不能没有鸡鸣。

    ⑩响亮的鸡鸣唱走了黑暗,迎来了光明。一个又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踏着晨光,和着鸡鸣的节拍走离了村庄,去寻找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一个个耄耋老人伴着鸡鸣的酬唱安祥地合上了双眼,走完了一生艰难而又坎坷的路程。村庄破旧了翻新,翻新了再破旧。村头的柳叶黄了一年又一年,村庄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鸡鸣,还是那么执着,每一个黎明都在村庄的上空回荡。

    ⑾村庄老了,古井消失了,池塘堙没了,千年古槐毁于风雨,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梦中的风景。只是零星的鸡鸣还在,依然在每天的黎明,嘶哑迷离的叫声中让人越发感到凄怆和悲凉。

    ⑿岁月红尘易老,古旧的村庄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鸡鸣不再,小巷不再,榆柳桃李不再,只有细细密密、缠缠绵绵的秋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地落个不停,落在时光不展的废墟上,落在淡淡忧伤的梦境中,落在乡村流浪者的心扉上……

    ⒀若干年后,那些辗转行走于天南地北的游子还时不时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没有了鸡鸣,他们就失去了心魂。溢满泪水的双眼迷茫地打量着沧海桑田,重重地叹口气,拖着沉重的脚步,心情复杂地地再次远离村庄。

    ⒁鸡鸣只属于村庄,属于那些流浪者的故乡梦。

    (选自《文荟》2014年7月25日)
    1.简要分析“鸡鸣,是一座村庄的灵魂”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榆柳婆娑,桃李掩映,枣树缀满了希望,石榴绽放出笑容。(2分)

    (2)她是唐诗宋词的意象,还是明清山水画中的神来一笔?(2分)
    3.这篇文章语言表达和构思方面有何突出特色?(4分)
    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腾,字龙雀,咸阳石安人也。腾少而质直,明解吏事。魏正光中,北方扰乱,腾涉险间关,得达秀容。

    寻为高祖都督府长史,从高祖东征邢杲。师次齐城,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腾知之,密启高祖。俄顷事发,高祖以有备,擒破之。高祖自晋阳出滏口,尔朱兆率众追。高祖与兆宴饮于水湄,誓为兄弟,各还本营。明旦,兆复召高祖,高祖欲安其意,将赴之,临上马,腾牵衣止之。高祖遂东。

    及起义信都,腾以诚款,常预谋策。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及平邺,封咸阳郡公。时魏京兆王愉女平原公主寡居,腾欲尚之,公主不许。侍中封隆之无妇,公主欲之,腾妒隆之,遂相间构。高祖启免腾官,请除外任,俄而复之。

    天平初,入为尚书左仆射,内外之事,腾咸知之。时西魏寇南兖,诏腾率诸将讨之。腾性怯,无威略,失利而还。又除司徒。初北境乱离,亡一女,及贵,远加推访,终不得,疑其为人婢贱。及为司徒,奴婢诉良者,不研虚实,率皆免之,愿免千人,冀得其女。高祖入朝,左右有言之者,高祖大怒,解其司徒。迁太保。初,博陵崔孝芬取贫家子贾氏以为养女,孝芬死,其妻元更适郑伯猷,携贾于郑氏。贾有姿色,腾纳之,始以为妾。其妻袁氏死,腾以贾有子,正以为妻,诏封丹阳郡君,复请以袁氏爵回授其女。违礼肆情,多此类也。

    腾早依附高祖,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及高祖置之魏朝,寄以心腹,遂志气骄盈,与夺由己,求纳财贿,亲狎小人,专为聚敛。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武定六年四月薨,时年六十八。                 (节选自《北齐书》卷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腾少而直       质:朴实。

    B.不有所立       权:暂且。

    C.腾妒隆之,遂相间   构:陷害。

    D.其妻元更郑伯猷   适:适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高祖有备,擒破之       勇气闻于诸侯

    B.苦请高祖            州司临门,急星火

    C.疑其人婢贱           击破沛公军

    D.遂志气骄盈,夺由己     失其所,不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孙腾被齐高祖信任的一组是 (   )

    ①腾知之,密启高祖 ②临上马,腾牵衣止之

    ③腾以诚款,常预谋策 ④内外之事,腾咸知之

    ⑤契阔艰危,勤力恭谨 ⑥高祖置之魏朝,寄以心腹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腾随从高祖东征邢杲驻扎在齐城时,抚宜镇军人阴谋造反,孙腾探听到这一消息,报告了高祖,让高祖事先做了防备。

    B.在齐高祖信都起义后,孙腾认为与朝廷隔绝,无法发号施令指挥国家,向高祖建议另立新皇帝,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孙腾想娶正在守寡的平原公主,但公主却想嫁给侍中封隆之,因此导致孙腾与封隆之两人互相陷害,最终孙腾被免官。

    D.孙腾被齐高祖安插入魏朝廷后,骄狂傲气,聚敛无厌。高祖多次指责规劝,但他终不悔改,因此深受朝野人士的讥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西魏寇南兖,诏腾率诸将讨之。腾性怯,无威略,失利而还。(5分)

    (2)奴婢诉良者,不研虚实,率皆免之,愿免千人,冀得其女。(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湖口送友人

    李  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这些画面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知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2)蓦然回首,           。 (辛弃疾《青玉案》)

    (3)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渺沧海之一粟奉命于危难之间。 (苏轼《赤壁赋》)

    (6)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李白《蜀道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请提取相关信息,概括《参考消息》的主要特点。不得出现数字,每个特点不得超过10个字。(4分)

    《参考消息》是由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的一份报纸。其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是中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是中文(汉语)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是中国大陆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它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直属事业单位有瞭望周刊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每日电讯社、半月谈杂志社和参考消息报社等10多个。《参考消息》及时选载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等媒体的最新信息和评论精华,全面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文化及对华反应等方面的最新消息。《参考消息》四开八版,日均发行量400万份以上,读者规模近2000万。它以50亿元的品牌价值居中国报刊第一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为新世纪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有分析的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的研究资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不少于8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