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7 题,解答题 1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用作厨房清洁剂
    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的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熟石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们在高山上煮鸡蛋时,常在水中加一些食盐以使鸡蛋快些煮熟,这是利用了食盐溶于水后使溶液( )
    A.密度变大
    B.凝固点下降
    C.沸点升高
    D.沸点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100g10%的KNO3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加12gKNO3固体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减少一半溶剂
    D.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C>B
    B.C>A>B
    C.C>B>A
    D.A>B>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
    A.蒸发
    B.吸附
    C.过滤
    D.溶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组合是( )
    ①冰雪融化;②煤炭燃烧;③矿石粉碎;④食物变质;⑤蔗糖溶解;⑥灯丝熔断;⑦汽油挥发.
    A.②④⑤⑥
    B.②④
    C.②④⑤
    D.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双氧水
    C.矿泉水
    D.石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方程式有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B.铁丝与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C.烧碱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D.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塑料薄膜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酒精溶于水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化学式中① ③ ④加黑点的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大
    D.同一温度下,氯化钠在等质量的水中和酒精中溶解的质量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液体的量取
    C.
    液体的加热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2℃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0℃,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胆汁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最多的气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元素A为________(填符号,下同),元素B的单质为________,元素C为________,元素D为________,C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实验室中经常用含有A元素的某种化合物制取单质C,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山地处渤海湾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NaCl+2H2O2NaOH+H2↑+X↑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的词语可能指“反应条件”或“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是从这三者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分别用序号填空:①反应条件;②实验现象;③实验结论.
    (1)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管壁出现液滴________,有水生成________,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有二氧化碳生成________;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有氨气生成
    ________.由此可知,我们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三者的连续性,试述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谁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3)为了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________进行测定,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分类学习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通过按一定标准分类研究,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们在初中阶段将化合物简单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将盐分类为某盐.例如,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有钾离子的盐称为钾盐,含有铵根离子的盐称为铵盐….则CaCO3、Na2CO3、K2CO3等盐都属于________;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气体.
    (2)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________、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同理,只要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锈,请任举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A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尤其在冬季农村取暖时易产生,前几年我县就有过中学生由于A气体中毒死亡的事故.为了防止A气体中毒,我们在取暖时应注意________.
    A、C两种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我们不仅要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而且我们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那么,你所知道的新能源有________(填一种即可);低碳生活要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你所做的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事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
    [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③________
    步骤③中现象为:
    ________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________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
    中是否含有
    ________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
    溶液
    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
    ________气体
    [实验反思]
    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

    Ⅳ.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用锌和硫酸反应,五次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_次实验数据表明锌和硫酸完全反应.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锌的质量
    /g
    硫酸溶液的质量/g 氢气的质量/g
    1 6.5 200 0.2
    2 13 200 0.4
    3 19.5 200 0.6
    4 26 200 0.8
    5 32.5 200 0.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