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关于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多糖不一定都能提供能量

    B.DNA能够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B.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蛋白质是细胞内主要能源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原生质体制备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可用于制备悬浮培养细胞的原生质体

    B.加入0.6mol/L甘露醇的目的是保护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从不同植物组织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大小、形状相同

    D.愈伤组织经原生质体培养均可得到再生植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4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b点处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和b点分别向____和________移动。

    (3)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4)图乙装置中,把盛水玻璃柱隔在灯与试管之间,能够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________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_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_ (填"C "、“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分)cry是能编码一种毒蛋白的抗虫基因。研究人员将cry基因转入水稻的核基因组中,构建并选育出一株抗虫水稻。请回答:

    (1) 要确定水稻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即染色体________型,可对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期的水稻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和排队。要确定cry基因是否已在水稻细胞中表达,可用带荧光标记的毒蛋白抗体进行检测,如在细胞的________部位出现荧光,说明毒蛋白已被成功翻译。翻译时,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携带加到肽链上,直至核糖体到达mRNA上的________,多肽合成结束。

    (2) 将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自交,发现从第6代开始水稻的抗虫能力逐代下降,推测昆虫主要是通过基因突变或________获得了对毒蛋白的解毒能力。经20代种植后,发现田间某些杂草也获得了抗虫能力,推测这些杂草主要是通过________获得了抗虫基因。

    (3) 已知不抗倒伏(A)对抗倒伏(a)为显性,抗虫(B)对不抗虫(b)为显性。上述各代水稻均不抗倒伏且水稻中的毒蛋白含量基本相同,则该水稻抗虫基因的基因型为________。现欲以该不抗倒伏抗虫水稻为一亲本,抗倒伏不抗虫水稻为另一亲本,用单倍体育种法选育抗倒伏抗虫品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并作简要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