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7 题,推断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干冰升华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菜籽油          D. 味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3:1:3        B.3:2:3        C.3:1:2        D.3:3: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单质;②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相同质量的,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大量实验表明,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这一性质常为人们所利用。下列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①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处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

    ②炎热的夏季,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硝酸铵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

    ③高山上气压低,鸡蛋不易煮熟,向水中加些食盐,可以使鸡蛋煮熟

    ④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C.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D.盐酸均反应完,锌、铁有剩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碳原子       ;           

    (2)镁离子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5分)【材料一】洪泽县交通局南侧的河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2)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①元素   ②原子   ③离子   ④分子

    (4)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化学老师唐××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3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

    (2)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跳楼逃生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4分)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          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5分)请你完成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1)选择药品。下表是对四组药品进行实验的记录: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       组药品(填字母序号,下同),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选择装置。选择           发生装置。

    (3)制取气体。选择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方法是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这种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检验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置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______ (填编号).

    (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

    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写出操作过程) _________

    b.称取5g氯化钠固体,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 _________ mL(填“10”、“50”或“100”)的计量仪器.

    ③溶【解析】
    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导入容器中,然后加水使其溶解,并不断搅拌.

    ④装瓶: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上述仪器 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并贴上标签.

    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6分)下图甲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

    (1)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点燃酒精灯;④熄灭酒精灯;⑤点燃酒精喷灯;⑥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            

    (4)图乙是下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的,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产生高温,另一作用为____________;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3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

    (1)甲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

    (2)写出乙转化成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 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 合金又称黄铜。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0.2g。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3)原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