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5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刻章

    B.食物腐烂

    C.充有氖气的霓虹灯发出红光

    D.高压锅压力过大而爆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   B.氧气   C.石灰水   D.氯酸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液体     C.读取体积      D.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Bi4Ge3012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的实验.闪烁晶体中的锗(Ge)化合价为+4价,闪烁晶体中铋(Bi)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

    B.3个氧原子﹣O3

    C.水分子﹣H2O2

    D.+1价钠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酱油呈碱性

    B.牙膏呈酸性

    C.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个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

    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将3克的木炭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当前,世界己经迈向了“低碳”时代,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责任.适应形势发展,多市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如图为公交车燃料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物质甲的化学式是CH4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2

    D.图示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粗盐提纯实验中,经分析发现测得的纯度偏低,不可能的原因是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以下是 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100g水)

    27.6

    34.0

    40.0

    45.5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C.20℃的KCl溶液的浓度一定小于 40℃的KCl饱和溶液的浓度

    D.60℃时,将一定质量分数KCl溶液降温到40℃,一定有晶体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金属插入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铜片插入硫酸铝溶液中   B.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D.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2)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           直接接触,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请说出一个铁制品采取的防锈措施          

    (4)将锌、铜、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呈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5)将一定重的铁粉投入到Cu(N03)2和AgN0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铁丝在氧气中然烧              

    (3)铁跟稀硫酸反应              

    (4)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溶液受热变回紫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会形成雾霾的是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2)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利用其         作用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现今国家强令关闭了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炼铁厂,工业上用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举一例节约金属资源的做法          

    (4)体温计中金属元素(Hg)的名称是         

    (5)生理盐水中的溶质(写化学式)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         

    (7)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8)实验室中电解水(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9)下列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③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3)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若采用加溶质的方法使两者重新达到饱和,则       物质所加的量多;

    (4)t1℃时,向一只盛有15g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100g水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65g

    C.降温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不变

    D.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热变为不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生活中常遇见铜制品生锈的情况.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

    【査阅资料】①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④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进行实验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橾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停止加热.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加热铜锈生成的物质有       

    铜绣由         元素组成;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冷却后,向试管中固体 加入适量稀硫酸,稍加热.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 为蓝色.

    【进行实验2】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实验1

    在干燥环境中,铜不易生锈

    (1)实验2和3中使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是           

    (2)如果要证明铜生锈的快慢是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内容是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铜生锈的条件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准确称取样品15g放于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问:

    (1)15g样品可以产生        g二氧化碳;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