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6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海水晒盐     C.瓷碗破碎     D.纸张燃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5   D.+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5mL水与5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用肉眼看不见,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D.水结成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交通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下列关于重铬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氧化物

    B.含有K、Cr、O三种元素

    C.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9:52:112

    D.重铬酸钾是由2个钾原子、2个铬原子、7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食用碘盐可预防粗脖子病,市售加碘盐包装袋上注明:每千克含碘20-50mg,这里标明的含碘量是指

    A.碘单质     B.碘原子    C.碘元素      D.碘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钢铁锈蚀的实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

    D.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锈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X、Y、Z三种物质的近似pH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一定是稀盐酸      B.酚酞溶液遇Z溶液变红色

    C.Y溶液是中性溶液     D.X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X、Y、Z三种金属,Y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X、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取大小相等的X、Z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X表面几乎无明显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Y>Z>X     B.Z>X>Y     C.X>Y>Z    D.Y>X>Z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有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固体甲增多、固体乙减少

    B.杯中一定有固体甲而不一定有固体乙

    C.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D.甲和乙的两种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包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X。在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组可能

    B.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

    C.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

    D.若向无色滤液X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BaCl2、Na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文字或化学符号填写:

    (1)4个铜离子           ;  

    (2)3个铁原子          

    (3)氧元素         ;      

    (4)食盐水中的溶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它是白色粉末,具有强烈氯气味,易吸水,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有机物或遇热可引起燃烧。用于棉织品及纸浆的漂白、污水处理、蔬菜瓜果及自来水消毒、环境卫生等,亦用于制药、脱色等。

    (1)次氯酸钙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根据内容归纳出漂白粉的物理性质       

    (3)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类就是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下列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具有特殊的组成或性质,而其他两种物质的组成或性质相似。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化学式

    被区分的物质(名称)

    理由

    Na2CO3、CaCO3、NaCl

    NaCl

    C、CO2、H2CO3

    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由NaOH转化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②      

    (2)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     (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用装置B制取多种气体。

    ①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现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他们对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查资料:Na2O+H2O=2NaOH

    提出假设:燃烧后瓶璧上附着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是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适量BaCL2

    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物质是Na2CO3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根据方案2的结论,补齐方案 2中②的实验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3)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NaOH,你填        (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

    并简述理由:       

    (4)根据假设2,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有一不纯的白色固体氯化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固体氯化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为止。然后取该溶液一半,往其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后1位)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2)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A点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