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3 题,流程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2017年9月,巴厘岛阿贡火山重新进入活跃期,到11月26日喷出浓烟高达6000米。下列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灰烟飘散   B. 树林焚烧   C. 水汽蒸发   D. 岩浆凝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铝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原子中含有17个中子

    B.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2

    D.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现象用分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 100L气体压缩在1L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B. 遍地花香满人间﹣﹣分子间有间隔

    C. 碘固体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氟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F6(其中氟元素化合价为﹣1),主要用作玻璃乳白剂、耐酸混凝土凝固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B. 氟硅酸钠中含有6个氟原子

    C. Na、Si、F的元素质量比为2:1:6

    D. 氟硅酸钠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是某同学总结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只要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后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排在氢后的铜、汞等金属都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的化学式为H2O2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C. 该反应中共涉及到4 种物质的分子

    D. 该反应中共出现了2种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再生水”是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中(中水是指介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的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B. 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D. “再生水”可能是纯净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的低

    B. 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蜡烛熄灭,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要防止洗完后的铁锅生锈,合理的做法是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

    (4)天然气是现在常用燃料之一,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以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仔细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 中出现大量气泡,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沿导管流入D瓶中,C中稀盐酸能流入D中的原因是_____。

    (2)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验证F装置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A 装置除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外,还可用于氢气等气体的制取,用此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质序,小青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1)小青同学向盛有等质量的铝、铁、铜的3支试管中分别注入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稀硫酸,小青根据铜中无明显变化、_____的现象,判断出Al>Fe>Cu。

    (2)红同学只用支试管,只取一次稀硫酸也能证明Al>Fe>Cu,她在稀硫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Fe、_____。

    (3)实验时,将铝丝插入前应用砂纸打磨,目的是_____。

    (4)小刚同学另外选择三种药品也证明了铝、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的药品是_____。

    (5)铁丝插入稀硫酸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要保证该实验,有以下两个环节:

    ①较高的温度。据此,教材中对酒精灯进行改进的措施是_____。

    ②两种物质反应的质量比。若碳过多,除了生成CO2外,还有可能生成CO。

    (2)若两种固体反应物比例合适,实验中试管A 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试管A 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结束时要先_____,再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

    (4)同学们发现将冷却后试管中固体倒到纸上,发现固体仍是黑色,并未出现期待中的颜色。他们仔细分析原因,并进行了改进,最终获得圆满成功。他们改进的方法是_____。

    (5)同学们发现实验过程很难避免产生一氧化碳,为了防止产生的一氧化碳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又对实验加以改进,他们的改进措施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写出水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甲醇和乙醇都属于醇类,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要证明乙醉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方法是_____;

    (5)“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请举出一种你能做到的事例: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15克氯酸钾与3.25克二氧化锰共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残余的质量为13.45克,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克.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