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语言应用 2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面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赵王所为,客辄以报秦,臣以此知之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

    C. 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

    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

    楚破,白陈以东傅海与齐王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D.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A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C.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与下宫

    我白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其后魏伐赵,请救于齐

    D.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与下宫

    我白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其后魏伐赵,请救于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自言罪过,以负于魏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B.相如顾召赵御史

    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荆轲顾笑舞阳

    C.书数十上,孝文不听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D.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行过夷门,见侯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胜所以白附为婚姻者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B.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C.明日为五万灶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D.璧有瑕,请指示王

    赵王扫除白迎

    而信、越之兵不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项王军壁垓下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先生少之乎

    C.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齐威王欲将孙膑

    鼓行出井陉口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 左右欲刃相如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赵王立白割五城以广河间

    B.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C.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D.今君乃亡赵走燕

    公子乃白骄而功之

    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宾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赵宗灭乎,若号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

    B.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独窦婴争之,与错有郤

    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C.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臣尝为秦昭王伐赵

    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君其试臣,何遽叱也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各组句子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相如闻,不肯与会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B.君何以知燕王

    小人哉程婴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乃先请,为儿所卖

    而君幸于赵王

    D.淳于髡说之以隐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于廷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      受:接受,学习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走:逃跑

    吾去大军数十里              去:前往

    B.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平旦:清晨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将兵:将领和士兵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详细情况

    C.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罪

    军亡导,或失道             亡:没有

    遂引刀自刭                 引:抽,拔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所:处所,地方

    得李广必生致之             致:送达

    行十余里,广佯死          佯:假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大军不知广所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B.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士以此爱乐为用

    C.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且广年六十余矣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D.李广乃归其大军

    诸校尉无罪,乃我白失道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善于射箭”的一组是

    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    ②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③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④终广之身,家无余财

    ⑤专以射为戏                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    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下面的文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5分)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节选白《史记·魏公子列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给下面文段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虚词。(5分)

    太史公曰:袁盎①______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  逢世。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②_______复不遂。好声矜贤,竞③_______名败。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④_________亡”,⑤_________错等谓邪!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部《史记》,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史。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角度把下面句子中关于称谓的加点词归类(先写出归类称呼,然后写出每一类的序号。)(6分)

    (1)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2)而两将之头将献于麾下

    (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4)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5)徒慕之高义也                        (6)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7)燕王私握手,愿结友                  (8)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9)小人哉程婴                            (10)必不绝赵祀

    (11)之功孰与武安君                     (12)遂成竖子之名

    (13)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14)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15)鲰生说我曰                           (16)为大王不取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0分,每小题2分。任选5小题)

    1.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 。                            (《廉颇与蔺相如》)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任安书》)

    2.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淳于髡>)

    _______________,时不利兮骓不逝。                         (《垓下之战》)

    3.《传》日:其身正,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  。(《李广》)

    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列传》)

    4.夫运筹帷幄之中,_______________ ,吾不如子房。           (<高祖本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白怨生也。

    (《屈原列传》)

    5.______________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

    6.谚日: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 。                      (《李广》)

    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任安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历史的母本

    余秋雨

    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

    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

    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

    有。他叫司马迁。

    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程度。

    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

    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

    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

    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

    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

    第三,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如此奇祸,几乎没有例外都会选择赴死,但是,就在这个生死关口上,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

    而且,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4分)

    2.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2)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

    3.作者最后说,“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这种“最艰深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谈谈对标题“历史的母本”的理解。(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读《史记》”为副标题,白拟正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6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