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某森林中生活着3种食性相近的山雀,其中蓝山雀在树冠层觅食,沼泽山雀在灌木层觅食,大山雀在灌木以下层觅食。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

    A.群落演替的结果

    B.人为干扰的结果

    C.领域行为引起的结果

    D.各物种长期相互适应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产生于线粒体外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B.植物体内的葡萄糖是植物细胞直接利用的能量载体

    C.水体的pH影响藻类的细胞呼吸而不影响光合作用

    D.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多少与植物的种类和发育阶段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致敏原不能引起免疫应答反应

    B.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C.T细胞和B细胞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而被激活

    D.B细胞和T细胞可识别侵入机体的细菌而巨噬细胞不能识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设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且不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基因数目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1期的AaBb形成G2期的AAaaBBbb

    B.有丝分裂前期的AAaaBBbb形成子细胞的AaBb

    C.初级精母细胞的AAaaBBbb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AAbb或AaBb

    D.次级精母细胞的AAbb形成精细胞的A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下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PO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相同温度时,pH 7.8的酶促反应产物比pH 8.4的少

    C.在制备麦芽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80℃、pH 8.4

    D.高于90℃,若PPO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甲种群的若干个体迁入乙种群并参与交配繁殖,会导致乙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D.若某大种群经历环境巨变后只有少数个体存活,当恢复到原规模时,基因频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草莓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被逐渐降解,并在一定阶段合成某种水溶性花色素使果实颜色逐渐变红。现取即将成熟的完整草莓果实进行实验:去除草莓表面种子(去籽),分别喷施等量的水、生长素类似物(NAA)和生长素抑制剂(POA),一段时间后测定果实中花色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草莓果实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     上,花色素存在于果实细胞的     内。

    (2)由实验结果可知,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产生    类激素,对果实中花色素的合成起    作用,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该激素含量    。欲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可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     的化合物。

    (3)欲延长草莓果实保鲜期,可喷施安全、适宜浓度的     类似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研究小组开展利用植物治理某水域镉污染的研究,将筛选得到的能在高浓度镉溶液中生长良好的某水生植物3个品种,置于不同镉浓度的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1)若该植物的抗镉品种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筛选得到,可采用     技术进行试验。

    (2)据表分析,    品种最适合用于镉污染的治理,其主要依据是    

    (3)已知植物吸收富集镉与酶E相关,酶E活性与环境温度相关。现开展该植物品种酶E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的测定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绘制坐标曲线图)。

    (4)若结果是该植物品种的酶E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很窄,则说明一般情况下该植物品种的可应用范围    

    (5)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植物品种对镉的吸收富集能力,可开展通过遗传改良进一步提高其单位产量、提高酶E的活性和     等方面的研究。

    品种

    测定指标

    营养液镉浓度(mg/L)

    0

    4

    8

    12

    16

    A

    镉浓度(mg/kg植物干重)

    10.11

    10.20

    15.12

    19.33

    20.33

    单位产量(kg/亩)

    350.11

    349.61

    347.96

    348.02

    346.92

    B

    镉浓度(mg/kg植物干重)

    9.11

    310.20

    315.12

    318.43

    310.22

    单位产量(kg/亩)

    349.21

    348.65

    347.77

    347.92

    346.00

    C

    镉浓度(mg/kg植物干重)

    11.14

    313.32

    316.16

    317.47

    332.20

    单位产量(kg/亩)

    50.31

    49.99

    50.76

    49.02

    48.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B1、B2和B3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如表所示。

    基因型

    B1 B1

    B1 B2

    B1 B3

    B2 B2

    B2 B3

    B3 B3

    表现型

    黑色

    黑色

    黑色

    灰色

    花斑色

    棕色

    注:花斑色由灰色与棕色镶嵌而成

    请回答:

    (1)B1、B2和B3源自于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2)据表分析,基因B1对B2、B3为     ,B2与B3为     ,毛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3)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某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个灰色雌性个体交配。如果F1有黑色和灰色个体,则该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判断的根据是    

    (4)若某雄性个体与某黑色雌性个体交配,F1有棕色、花斑色和黑色三种个体,则该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