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老骥伏枥,________。(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5.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6.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7.悄悄地我走了,________ ;________ ,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某县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和办证须知,阅读后完成题。(15分)

    【材料一】借书规则

    1.图书馆外借处的图书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凭本馆借阅证借阅图书。

    2.借书程序:进入书库的读者请自觉拿取代书板进入书库选书,防止弄乱书架。出书库时,带回代书板,然后办理借书手续。

    3.借阅规则:一证最多可借2册书(不超过押金,成人押金50元,少年押金30元),每次借书期限不超过30天。若到期仍需继续借阅,须将图书带来办理续借手续(只准续借一次)。

    4.读者所借图书须按期归还!过期而未办理,按超期天数计算,每天收取逾期费0.1/册。

    5.借阅证限本人使用,请妥善保管,如不慎遗失,应及时挂失或补证。未及时挂失、补证所造成的损失,由读者自行承担。补证收取工本费5元。

    6.读者不得将个人书刊、书包带入库内。书库内禁止吸烟、吃东西、乱扔zhǐxiè等杂物,禁止大声xuānhuá,妨碍他人借书。

    7.做文明读者,爱护图书资源,不要涂、刻、划、撕扯图书,以免影响他人阅读和图书借还。如有违反借阅规则,造成图书损遗失,按图书馆有关规定chǔfá。

    8.办理外借手续时,请当面检查所借图书是否有涂画污损,如发现上述情况,请向工作人员反映。

    【材料二】办证须知

    申领新证手续

    凭身份证或户口簿等有效证件,交押金、工本费、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即可申办借阅证。

    备注

    外借、少儿每次借书周期为30天,超过期限每册图书收取逾期费0.1元/天。阅览室内藏书资料不外借。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借书规则中的划线部分有语病,标点使用也不规范。请加以改正。(4分)

    读者所借图书须按期归还!过期而未办理,按超期天数计算,每天收取逾期费0.1元/册。

    语病修改意见: ________

    标点修改意见:________

    3.小李现年12周岁,从未去过该图书馆,如果你是该图书馆的志愿者,请你给电话咨询的小李具体建议,以便他顺利办好借书证。(3分)

    小李:喂!你好!是××县图书馆吗?请问怎样办理你们的借书证?

    志愿者:________

    4.小李在外借处看中了下面几本书,不知道怎么选择,想一次性借出去认真阅读。假如你是图书馆的志愿者,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提示:结合上面的材料和作品内容)(5分)

    《水浒传》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鲁滨逊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山房春事

    岑参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日暮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春事:春天的景象。

    1.两首诗都用了“乱”字,所表现的情境有什么区别?(3分)

    ________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柳敬亭传(节选)

    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释】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③莫后光:人名。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④机变:机敏灵活。⑤鸣:扬声名。⑥句:同“勾”,勾画。⑦欢咍嗢噱:欢快大笑。⑧缙绅:指官绅。⑨旅会:大聚会。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柳 敬 亭 者 扬 之 泰 州 人

    (2)使 人 之 性 情 不 能 自 主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犯法当(    )                 (2)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

    (3)方俗(    )                   (4)期月而诣莫生(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

    5.柳敬亭最终能够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有哪些?(3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宇宙观测“新大门”如何开启

    ——丁肇中和阿尔法磁谱仪的故事

    无所不在又无迹可寻的暗物质粒子,似乎正从理论预言走向现实。北京时间昨天凌晨,诺奖得主丁肇中率领的团队首次公布了观测宇宙射线18个月后得出的结论,其与暗物质粒子模型相当吻合。成果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验证,但无疑点燃了学界对破解暗物质之谜的热情和信心。

    ②这个堪称人类最昂贵实验的支点,就是阿尔法磁谱仪(AMS),它让人类首次打开了一扇从太空观测宇宙射线的大门。

    赶赴太空探测粒子

    ③数百年来,人类观测宇宙主要是借助望远镜搜集远方传来的光。但暗物质不发光,要了解它就得另辟蹊径。

    ④除了光子,宇宙中飞行着大量高能粒子(即“宇宙射线”)。但与光子不同,这些粒子带电、有质量,穿透大气层时很容易发生反应,变成次生粒子,其种类、性质等都发生变化。要直接从宇宙射线中搜集原始的信息,就必须避开大气层。阿尔法磁谱仪就是一台直接在太空中运行的高能粒子探测器。

    ⑤阿尔法磁谱仪重7吨,能耗2500瓦,主体是直径1.3米、高0.8米的空心圆柱体,中央有强大的人造磁场,外围布置着各种高精度探测器。根据电磁原理,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通过磁场后,会朝不同方向偏转,这就能区分并获得宇宙中各类高能粒子的参数。

    ⑥但要把大型磁铁送入太空并不容易。若没有特殊技术,磁体会把飞行器变成指南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航天飞机、空间站很容易失控。过去40年,虽有人也想过在太空架设磁谱仪,但一直没有成功。

    中国智慧解决难题

    ⑦丁肇中团队荟萃了16个国家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在许多场合,他都表达了对“中国智慧”和中国研究者的感谢。

    ⑧丁肇中最感谢的,应该是帮他解决将强磁体送入太空难题的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高能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中国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提供的阿尔法磁谱仪核心磁体,采用了独特的磁路设计,重量轻、无漏磁,而且非常可靠。

    ⑨这块磁体由4000块小磁铁组成,丁肇中曾做过破坏性试验,防止在极端情况下有磁体飞出,击穿飞行器从而酿成大祸,结果让他非常放心。磁体最终顺利通过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严格的安全审查,成为人类送入宇宙的第一块大型磁体。

    为防犯错近乎苛刻

    ⑩由于阿尔法磁谱仪独一无二的地位,它的数据、衍生的结论难以被第三方验证。因此,丁肇中对“不出错”的要求近乎苛刻:“我想今后50年里也不可能有人再做这么大、这么困难的实验了。”

    11阿尔法磁谱仪的很多部件,都做了10到20个,然后选出最好的一个。升空后,丁肇中每天都召集会议,分析仪器运行,研究如何减少误差。他将数据分析团队分成两个小组,互不通气,独立拿出自己的结论,用这种特殊机制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12丁肇中说,做实验要有自信,但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自信,实际操作中,他要求所有人对任何仪器都报以怀疑,以此保持足够的谨慎。在首篇论文发表之际,丁肇中仍对外强调保持冷静和耐心。他说,搞清目前发现的正电子的来源,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研究者必须抛弃偏见,秉持开放的态度。他说,项目才“刚刚开始”,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是阿尔法磁谱仪预期收集数据的10%左右,还有很多未知等待探测。

    (选自《文汇报》2013年4月5日期,略有改动)

    1.丁肇中说“我想今后50年里也不可能有人再做这么大、这么困难的实验了”。联系全文,归纳这个实验“这么大、这么困难”具体指哪些?(5分)

    ________

    2.说说文中画线句中划线部分的作用。(4分)

    (1)无所不在又无迹可寻的暗物质粒子,似乎正从理论预言走向现实。

    ________

    (2)磁体最终顺利通过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严格的安全审查

    ________

    3.下面一段话作为一个独立段落,你觉得放在文中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说说理由。(5分)

    此外,山东大学的热控制系统、东南大学的计算机系统、中山大学的冷却系统等,都为整个项目作出了重大贡献。

    应放在: ________

    理 由: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材料,你发现丁肇中和伽利略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知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

    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土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等)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蚕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没吃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11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12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13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14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15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16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

    17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

    18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

    19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20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

    21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________ ,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3年第2期)

    1.①~②段中,作者说“北京我没去过”,又说“我就不羡慕北京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

    2.⑤~11段描写了哪两个内容?其中哪一个描写你更喜欢?简述理由。(5分)

    两个内容是:________

    其中更喜欢的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3.有人觉得第13段的内容多余,你觉得有道理吗?简述理由。(5分)

    ________

    4.第15段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________

    5.仿照第19段,在第21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3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就是因为那个习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细节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