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填空题 10 题,选择题 6 题,简答题 1 题,综合题 1 题,计算题 2 题,实验题 4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10 题
  1. 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         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       ,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甲、乙的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        。(选填“丙”或“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      是法线,折射角为        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炖汤”因为味道好而深受大家喜欢。“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 m/s,中途的速度是8 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 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 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体积为0.9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       kg,体积为      m3。

    (ρ冰=0.9×103Kg/m3 ,ρ水=1.0×103Kg/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5cm,此时的成像规律是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成倒立、       的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1所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_。用图2所示的温度计测温,它指示的温度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 )

    A. 17.71cm   B. 17.704cm

    C. 17.8cm   D. 17.81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l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

    A.大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l0cm且小于20cm

    D.小于l0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四个容积都为5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

    ( 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B.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

    C.宇航员将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D.1kg铁块质量比1kg木头质量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现象中,看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     )

    A.观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及其倒影

    B.看幻灯机放映的图像

    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

    D.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新年伊始,寒潮暴雪强势来袭,我们家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请问这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

    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山地自行车具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它越来越受到驴友们的青睐,是驴友健身、郊游出行的首选工具。已知车架由碳纤维制成,其体积为2500 cm3,车驾质量为5 kg,整车质量为10 kg。问:

    (1)该车架的密度是多少?

    (2)双休日,冬冬到城外郊游,匀速骑行了3 m,用时10 min,则他骑行的速度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铜球体积是30 cm3,质量是178 g,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则空心体积是多大?若往空心中注入水银,能注入多少克?(ρ铜=8.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某石块密度的实验中,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1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后,称量中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所称量物体的质量     g.

    (4)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4图所示,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g/c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 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究甲、乙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甲的温度/℃

    70

    72

    74

    76

    78

    78

    78

    78

    81

    84

    87

    乙的温度/℃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热量(选填 “放出”或“吸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倒立、       的实像。

    (3)在(2)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应将光屏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

    (4)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调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