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2011年8月10日,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它的满载排水量为64000吨,有四台50000马力的蒸汽轮机提供其动力.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阻力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这样一艘航空母舰,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
    A.航空母舰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
    B.一旦施力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
    C.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加速度
    D.由于航空母舰在没有阻力的理想环境下,施力于航空母舰后,很快会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汽车保持功率不变驶上一斜坡,其牵引力逐渐增大,阻力保持不变,则在汽车驶上斜坡的过程中( )
    A.加速度逐渐增大
    B.速度逐渐增大
    C.加速度逐渐减小
    D.速度逐渐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的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是x=24t-6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s
    B.2 s
    C.4 s
    D.24 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两物体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以下情况中,甲可以追上乙的是( )
    A.甲的初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1 m/s2;乙的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2 m/s2
    B.甲的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2 m/s2;乙的初速度为30 m/s,加速度为1 m/s2
    C.甲的初速度为30 m/s,加速度为1 m/s2;乙的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2 m/s2
    D.甲的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2 m/s2;乙的初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1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甲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硬质支架,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如乙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由F1变化至F4)( )
    A.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变加速运动
    C.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D.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阻力对其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串在杆上,靠摩擦力保持相对杆静止,M又通过经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正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始终和小车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 )

    A.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横杆对M弹力不变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D.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
    B.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
    C.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重力做的功最大
    D.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自西向东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343km.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绕行过程中,宇航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过程中,9月28日17时30分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17时38分安全着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船的圆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B.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C.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D.在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后至着地前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报道,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已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其环月飞 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详实.若两颗卫星质量相同,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速度比嫦娥一号大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短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机械能比嫦娥一号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是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

    A.W1>W2
    B.W1<W2
    C.EKB>EKC
    D.EKB<EK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若上述测量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组别 1 2 3 4 5 6 7
    M/kg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a/m•s-2 0.13 0.17 0.26 0.34 0.43 0.51 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如图甲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与最低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FN与距离x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轨道半径为R,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最高点与最低点对轨道压力差△FN与距离x的关系式(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确定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3)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20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求:
    (1)细绳对B球的拉力和A球的质量;
    (2)若剪断细绳瞬间A球的加速度;
    (3)剪断细绳后,B球第一次过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的作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如果环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已知F=kv(k为常数,v为速度),试讨论环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假设杆足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