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9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初步达成2012年到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里所谓的“减排”是指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 )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锆的化学式为ZrO2,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属化学变化的是( )
    A.铁受热熔化成铁水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用砂纸打磨铁制品表面的锈
    D.冶炼时将铁矿石粉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
    A.Ag
    B.Fe、Zn
    C.Fe、Ag
    D.Ag、Zn、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
    X+H2SO4═XSO4+H2
    Y+Z(NO32═Y(NO32+Z
    Z+X(NO32═Z(NO32+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Z
    B.Y>Z>X
    C.Z>Y>X
    D.X>Z>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下图为“长征五号”火箭的模型,若该火箭熄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

    A.氢气
    B.甲烷
    C.汽油
    D.乙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碳酸饮料
    B.

    C.
    乙醇汽油
    D.
    矿泉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使地表气温逐渐升高
    B.白色污染主要是因为塑料制品而造成的
    C.金属资源和煤、石油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
    D.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当前人们已经识到无节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纷纷提倡“国家应低碳发展经济,个人应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
    B.拆除低效率的小型燃煤发电厂
    C.积极研究开发氢气燃料
    D.拒绝使用含碳元素的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莹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学习化学时可用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X 氧化物 纯净物 石油 氧化反应
    Y 含氧化合物 单质 化石燃料 化合反应


    A.氧化物
    B.纯净物
    C.石油
    D.氧化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质的实验方案:
    混合物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锌粉) ________ ________
    FeSO4溶液(CuSO4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________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2)灾后防疫部门用2%的漂白粉溶液对环境进行喷洒消毒.现代工业采用把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方法制取漂白粉,其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CuO+CO═Cu+CO2中,CuO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动用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_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我国约在南北朝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
    试求:(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9 题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化学用语填空
    (1)导电性良好,呈红色的金属单质是______;
    (2)防锈的“银粉”漆是______;
    (3)两个氮原子______;
    (4)三个镁离子______;
    (5)两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的主要合金有生铁和钢,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其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钢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它们有许多特殊的性能,确定了许多用途.如用它们制造人造骨骼,是因为它们具有与人体的______性,又因为它们具有______功能,所以可用来制做卫星天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表示原子序数为8的原子,“”表示原子序数为6的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几年,庄浪县大力发展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事业,该项工作成绩显著,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今年全省沼气现场会在庄浪召开.沼气是当今开发的洁净能源之一,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和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的重要途径.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O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的化学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的药品是______ 和稀盐酸,稀盐酸应从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择“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如果实验室用B和D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给氧化铁加热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其目的是:______.
    (1)在A处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中 ______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青蒿素(C15H22O5)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药,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计算:
    (1)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