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24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 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溶解情况

    实验1

    20 ℃

    最多溶解36 g NaCl

    最多溶解31.6 g KNO3

    实验2

    40 ℃

    加入36 g NaCl全部溶解

    加入31.6 g KNO3全部溶解

    实验3

    80 ℃

    最多溶解38.4 g NaCl

    最多溶解169 g KNO3

    A.KNO3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NaCl

    B.40 ℃时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

    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 ℃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l < KNO3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 ℃后,溶液的浓度:NaCl > K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4 题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烧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棉毛巾         B.纯羊毛衫          C.合成橡胶轮胎      D.真丝围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氧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泥沙             C.植物油           D.牛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氢氧化钙可用作建筑材料,其俗称是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烧碱             D.石灰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质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H2              B.2H2              C.2H               D.2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 + O2↑                B.4Fe + 3O22Fe2O3

    C.H2 + O2H2O                      D.2Ag + 2HCl ="=" 2AgCl + 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称量氧化铜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易潮解                        B.浓盐酸易挥发

    C.金属具有延展性                        D.碳酸易分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B.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C.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2O 2H2↑+ O2

    B.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C.2CuO + C 2Cu + CO2

    D.CaO + 2HCl ="=" CaCl2 + 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某溶液呈酸性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其pH=8

    B.用pH试纸测定,其pH=7

    C.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

    B.水中某些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除去

    C.电解水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霾与空气污染有关

    B.废旧电池应埋入地下

    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关于水变成水蒸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发生了变化                    B.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水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

    C.用稀盐酸鉴别铜和金                    D.用铜片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图I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实验中,实验方案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结论

    A   向盛装CO的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瓶身变瘪  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B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均能燃烧                   说明氮气能支持燃烧

    C   某红色粉末发生分解反应,只生成单质汞和氧气    该粉末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

    D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石蕊溶液变红        CO2属于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的“镁粉”搓手,去除手上的汗渍,增加掌心与器械的摩擦力。这种“镁粉”溶解性很差,但有很好的吸水性。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将“镁粉”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镁粉”是单质镁

    B.可以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

    C.“镁粉”加水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镁

    D.“镁粉”加水煮沸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I中未变质的NaOH质量为5.3 g           B.II中溶液有两种溶质

    C.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D.IV中溶液为红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氮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氮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其质子数为________。

    (3)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主要原料。

    ① 硝酸(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氮肥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KCl          B. NH4NO3          C. Ca(H2PO4)2

    (4)氮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字

    母序号)。

    A. 牛肉         B. 馒头       C. 西红柿

    (5)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甘氨酸(C2H5O2N)是最简单的氨基酸,1个甘氨

    酸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________和天然气。

    (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II所示

    图I                                 图II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物质C不仅是一种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C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在反应A + B  C + D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铝制梯子  B. 铁锅     C.铜导线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可以制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以赤铁矿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

    热可得铜,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u2O + Cu2S 6Cu + ________。

    (5)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

    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实验小组根据查阅的资料对100 g含有泥沙、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

    (1)操作①、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溶液A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最后得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100 g。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________(填字母序号)、药匙、胶头滴管。

    (2)配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①计算

    ②称取10 g 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90 mL 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1 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④溶【解析】
    ________,使氯化钠溶解。

    ⑤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写________。

    (3)取9 g上述溶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列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1)A、B、C都是氧化物。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E是一种常见的液体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E可以作为汽车燃料。E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A和B,则E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F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与G反应的生成物中有A, 则F的俗称是________,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D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G,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D与F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________(填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2 题
  1. 某实验小组欲以某浓度的盐酸和大理石为原料,利用图I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

    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

    (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前,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该小组同学预测在B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开始后,B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讨论后,该小组同学在A、B装置之间增加了C装置,重新开始实验,在B中观察到了预期现象。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并用文字说明C装置的作用:________。

    (4)将C装置中装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那么,取暖袋里是什么物质在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呢?

    【查找资料】

    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准备】

    用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确定无机盐的成分提供参考。

    NaCl溶液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Ⅰ

    加入B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略呈浑浊

    产生淡黄色沉淀

    (1)现象I是________。

    (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

    的成分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序号

    加入试剂及操作

    没有使用的暖袋

    失效后的暖袋

    加入足量水观察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

    无变化

    无变化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

    大量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无气泡,溶液呈黄色溶液

    (3)实验V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和浅绿色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________。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5)利用右图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________,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6)小明根据IV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纯钛是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广泛用于航空、医疗等领域。反应:TiCl4 + 2Mg  Ti + 2MgCl2是金属钛冶炼过程中的反应之一。若生产4.8 t金属钛,需要金属镁的质量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温度下,某实验小组在用粗锌(杂质难溶于水且与稀硫酸不反应)与200 g稀硫酸反应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粗锌的质量/g

    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气体的质量/g

    反应后溶液过滤,所得

    固体烘干后的质量/g

    实验1

    15

    200

    0.4

    2

    实验2

    30

    200

    0.8

    4

    实验3

    45

    200

    1.0

    17.5

    (1)上述实验中,粗锌中的锌有剩余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计算:实验3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