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名句名篇 2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0分)

    (01)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2)                 ,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3)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4)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5)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6)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07)酌贪泉而觉爽,                 。(王勃《滕王阁序》)

    (08)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09)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10)                 ,奉晨昏于万里。(王勃《滕王阁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②徙倚:徘徊。③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生生所     资:资助、供给     B.心远役     惮:害怕、畏惧

    C.饥冻虽     切:急迫、急切     D.尝人事     从:顺随、依从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幼稚盈室     B.于时风波未静     C.质性自然     D.于是怅然慷慨

    3.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叔余贫苦  不物喜,不以己悲   B.遂见用小邑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故便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     D.事顺心     游于三辅,入京师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2分)

    答: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⑤;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⑥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志:纪念。②扶风:即凤翔府。③忭(biàn):高兴,喜欢。④荐饥:连续饥荒。⑤襦:本意短衣,此处代表所有的衣服。⑥伊:语助词,无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示不忘也     一:一致     B.始官舍      治:修筑

    C.以客而告之     属:叮嘱     D.而盗贼炽     滋:增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为休息之所      引以为流觞曲水     B.既而弥月不雨     既而儿醒

    C.官吏相与庆于庭     夫人之相与       D.又从而歌之      吾从而师之

    3.下列能体现苏轼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    )(3分)

    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④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⑤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⑥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3分)

    答: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3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化经典阅读(4分)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1)为了避免百姓犯上作乱,有子提出了“务本”的主张。这里的“本”对于所有人而言即“      ”的修养。对于君王而言,则是“      ”的态度。(请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2)以上两则材料都共同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治国理念?(2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督邮巡查,刘备因未向督邮行贿而遭陷害。张飞气愤不过,饮酒后怒鞭督邮。关羽劝杀督邮,弃官归乡另图大计。刘备只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并未杀督邮。

    B.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术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却因官阶太小遭袁绍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备热酒一杯,关羽斩了华雄而回,其酒尚温。

    C.董卓在凤仪亭见到吕布和貂蝉幽会后,要杀吕布。王允和貂蝉趁机离间二人,吕布顿起杀心。王允令李肃假传圣旨说天子将禅位于董卓,将董卓骗进城中刺死。

    D.下邳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吕布恳请刘备说情,刘备漠然不应。吕布欲降,刘备以丁原、董卓之事告诫曹操。吕布绝望不语。曹操遂下令缢死,并枭首。

    E.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知遇之恩,先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诛文丑,但绝不背叛刘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填空题。(6分)

    (1)曹操以       为借口,攻打徐州。救完北海相      的刘备也引兵相救。太守陶谦欲让徐州,刘备推辞。刘备写信给曹操望其撤兵,曹操因      攻击后方而退兵。陶谦再让徐州,刘备坚辞。后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2)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但是因为没有曹操的公文,各关守将均不予放行。于是关羽就保护二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勇闯洛阳关、       等五座关口。斩了           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一路追寻刘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灵曰:“将军欲杀纪灵耶?”布曰:“非也。”灵曰:“莫非杀大耳儿乎?”布曰:“亦非也。”……灵曰:“若此则杀灵也?”布曰:“无有此理。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吾今为两家解之。”灵曰:“请问解之之法?”布曰:“我有一法,从天所决。”

    文中的“大耳儿”指的是谁?吕布的解斗之法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回答。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叫人品错位的时候。该张①     (huáng),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风情②       (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到永远了。

    王勃客居剑南的日子,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是立在水中侯着。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水中的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儿来,让鱼儿也欢喜,让鱼儿也惆怅。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聊。

    (1)请根据注音填写上正确汉字。(1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上正确成语。(1分)          

    (3)第二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加以修改。(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而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1.下列对文章第四段景物描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该段以景衬人,远近高低相结合,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描写景物。

    B.该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欢快愉悦的氛围,并为下文马拉德夫人心情的转变作了铺垫。

    C.烘托了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遇车祸去世消息后,获得解脱的轻松、喜悦的心情。

    D.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说明了主人公与丈夫往昔生活的幸福、快乐与美满。

    E.暗示了马拉德夫人发现了久埋心中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一个小时的故事内,“门”和“窗”多次被提及,请结合文意指出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作用。(4分)

    答:                                                

                                                        

    3.有人说:“马拉德夫人的死表面看来出入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雕塑家、画家贾克梅第说:有时为了描绘一颗头颅,你必须放弃整个躯体;为了一片树叶,你必须枉顾整个风景。好好画出某个景物的四分之一,比你假装描绘整片天空,更能掌握住宇宙的某种感情。

    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