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铁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
    B.碳
    C.铁、碳混合物
    D.硫酸亚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用10mL量筒量取了6.53mL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CH4、CH3OH等)、燃烧产物(CO2、H2O等)、燃料 (CH4、CH3OH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①、②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 (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CrO3
    B.Cr2O3
    C.Cr2S3
    D.CrS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藜芦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
    C.白藜芦醇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
    D.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 观察颜色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点燃

    A.空气和氧气
    B.硬水和软水
    C.铜丝和铁丝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2Fe+3O2Fe2O3
    C.CO2↑+H2O═H2CO3
    D.2Al+6HCl═2AlCl3+3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取下列适宜的试剂组是( )
    A.镁、铁、氯化铜溶液
    B.铁、铜、硫酸镁溶液
    C.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
    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的质量/g m 29 8

    A.m的值为1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9: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用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②亚铁离子______;
    ③人体缺______元素易得骨质疏松;   
    ④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
    (2)根据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K2MnO4+MnO2+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实验开始时应______(填序号)
    ①先通一氧化碳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②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通一氧化碳
    原因是______,实验结束时,先______,后______,原因是______,实验现象:______色的粉末逐渐变为______色,澄清石灰水______.因为尾气中含______,所以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尾气处理的方法有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______.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______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______.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______.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A是红色粉末,B、C是氧化物,D、I是常见金属,G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G______.
    (2)写出上述转化①②③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2Fe+3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强同学从旅游云南大理矿区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
    (1)玲玲同学拿了一块在家做实验(如图所示),杯底放一支小蜡烛和样品粉末,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3%~5%的醋酸).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______;
    ②__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①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_克;
    ②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③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_;
    ④老师的问题:要得到3.3kg的CO2,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