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填充题 15 题,信息分析题 5 题,简答题 3 题,探究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填充题 共 15 题
  1.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火上浇油   C. 量体裁衣   D. 滴水成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p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 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 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阳离子   B. 一定是阴离子

    C. 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 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P2O5   B. O3   C. Na2CO3   D. Na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人认为“氮肥壮叶,磷肥壮果,钾肥壮茎”,小王家的柑橘树结的果实偏小,小王应向柑橘树施加下列化肥中的( )

    A. 硫酸钾   B. 硫酸铵   C. 碳酸氢铵   D. 过磷酸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 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 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 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 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D. 点燃天然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B. 块状药品掉在实验桌上,用手将它放回原试剂瓶

    C. 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浓酸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浓NaOH溶液擦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6年2月6日凌晨3:57:26,在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大楼倒塌及大量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发生灾后疫情,为了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g

    C. 过氧乙酸为有机物

    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向滤出的金属中另加入稀盐酸溶液,无气泡生成,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

    A. Zn(NO3)2、Fe(NO3)2   B. Fe(NO3)2、Cu(NO3)2、Zn(NO3)2

    C. Cu(NO3)2、Zn(NO3)2   D. Cu(NO3)2、Fe(NO3)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 NaOH、Ca(OH)2、HCl、K2CO3

    B. NaCl、BaCl2、CuSO4、NaOH

    C. Ba(OH)2、NaCl、Na2SO4、Na2CO3

    D. AgNO3、HCl、Na2CO3、Ca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信息分析题 共 5 题
  1. 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

    (5)硫酸铵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电解水时,如果在正极上得到10mL的氧气,则负极得到的氢气应为__mL。电解水时,向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钠固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某些地方用混浊的河塘水作生活用水,可加絮凝剂_________(填絮凝剂的名称)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为了检验某水样是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若出现_____现象,则该水为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常见的盐主要有食盐和纯碱,若要区分食盐和纯碱,请选用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__。

    (2)厨房常用的塑料包装袋主要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制作的,其中不能用作包装食品的塑料是__。

    (3)蔬菜、水果等是人体获取______________(填营养素的名称)的主要食物来源。

    (4)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______。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填标号)。

    A.鱼肉   B.牛奶   C.猪油   D.蔬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______。

    (3)在t2℃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将含有甲、乙两溶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到2℃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红色粉末,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   种;

    (3)F→E的反应现象是        

    (4)A→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5)F→G的化学方程式是:             ;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回答下列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若铁制品已锈蚀,应及时除去,请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的腐蚀,请你写出一条防止家里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

    (3)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燃烧,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煤块粉碎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 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m

    58.4

    82.6

    107.6

    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__克。

    (2)m的值是__________。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3 题
  1.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b__。

    (2)实验室制氧气选择装置B为反应发生装置,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C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个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E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若图B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课上,某小组的同学用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时发现:向块状生石灰中加入适量水后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为确定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溶解过程中无明显温度变化,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并对其成分作出了如下4种猜想。

    猜想1: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猜想2:氧化钙和碳酸钙;

    猜想3:______;

    猜想4: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1)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____________。结论:猜想3不成立。

    (2)滤渣B中一定含有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该物质的反应________。

    结论:①块状生石灰表面发生变质;②猜想1不成立。

    (3)为验证滤液C的成分,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①滤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钙

    ②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