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2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并于9月27日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如图1-1所示,宇航员翟志刚正在进行舱外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不可看作质点
    B.“神舟七号”在“调姿”的过程中可看作质点
    C.“神舟七号”在绕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照的过程中可看作质点
    D.在研究“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速率时可将其看作质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实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a,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 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

    A.F1=
    B.F2=Gtanα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增大,F2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微元法
    D.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用轻绳将小球悬于O点,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60°角,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要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是( )

    A.90°
    B.60°
    C.30°
    D.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上,福建女选手郑幸娟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5m的高度,成为全国冠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她处于超重状态
    B.起跳以后上升过程她处于超重状态
    C.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等于她对地面的压力
    D.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对地面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斜劈A,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劈与竖直墙壁之间放置一光滑球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球B上施一通过球心的力F,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所受合外力增大
    B.B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A对地面的摩擦力将小于B对墙壁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B处取行李,则( )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
    B.乘客提前1.5 s到达B
    C.行李提前0.5 s到达B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才能到达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轻弹簧相连接,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座标原点.则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利用图1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①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速度和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D.弹簧测力计
    ②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7个点依次标为A、B、C、D….打点计时器打F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为________m/s,该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b)图象,图(a)中三线表示实验中小车的______不同;图(b)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大众朗逸VS882由静止加速至100km/h只需4.2s.
    (1)求大众朗逸 VS882的平均加速度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质量为m=2kg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如图甲).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求:
    (1)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
    (2)物体B的质量
    (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质量M=lkg,长L=l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l=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l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若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求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kg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斜面高度为h=0.45m,斜面体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8,小物块的质量为m=1kg,起初小物块在斜面的竖直面上的最高点.现在从静止开始在M上作用一水平恒力F,并且同时释放m,取g=10m/s2,设小物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问:
    (1)要使M、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2)此过程中水平恒力至少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最震撼人心的节目当数《白云之帆》篇章,是由地面上近1400人用绳索拉着的180名演员上演着“空中飞人”.九分钟的时间里,180名塔沟武校的武林小子在帆屏上时而俯冲而下,时而攀沿升空,演绎了一场世所罕见的惊险、刺激却又浪漫、温馨的节目.现在把他们某次训练过程中的情节简化成如下模型:如图所示,地面上的人通过定滑轮用轻绳将质量m=60kg的演员从静止竖直向上拉高24m,用时t=6s,演员在竖直方向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高空.其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5,忽略滑轮的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求演员在匀加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对地面上的人的拉力为多少?(g=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