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 题,其中:
选择题组 5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组 共 5 题
  1. 高铁的开通对城市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下表为高铁开通前后南京站区新增企业分布特征变化情况(表中数字为各产业所占百分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高铁开通后,在核心区拉动作用最大的企业是

    A. 商务服务业   B. 房地产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居民服务业

    2.高铁开通后,站区批发和零售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   B. 地租增加   C. 人工成本增加   D. 交通条件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中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几个气节

    A. 8个   B. 5个   C. 7个   D. 4个

    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当地降水增加

    C.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 当地气候变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所示为城市的一种路面状况,其水泥砖块之间留有种草的圆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相比普通路面,该路面有利于

    A. 增加地表径流   B. 减弱下渗作用   C. 增加地下径流   D. 降低大气湿度

    2.雪后有草的圆孔部分较水泥砖块部分融雪慢,其原因是圆孔内的枯草比水泥砖块

    A. 导热性能较好   B. 表面温度较高   C. 储有更多的热量   D. 受热增温较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智利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极为短缺的国家。近年来,为了摆脱能源依赖进口的局面,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该国北部的M地区(图a所示)背山面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令电力工程设计师们萌生了能源开发的新构想。智利某能源公司计划在M地区东部的高山上修建两座“水电站”,利用先期开发的太阳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电能。该计划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00兆瓦,足以满足M地区及其其他地区数百万居民的用电需求。

    (1)分析智利M地区河流水能难以开发利用的不利自然条件。

    (2)阐述智利在M地区太阳能电站未能得到大力推广的自然原因。

    (3)对该国在M地区调海水建“水电站”的计划,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给出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图A)

    材料二 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图B)和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图C)。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

    (1)与乙地比,判断甲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