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时时

    A.伦敦为正午                  B.澳大利亚日近黄昏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2.若某直升机从乙地起飞飞往丁地,则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A.a表示的是死亡率                  B.b表示的是出生率

    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2.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

    B.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年11月11日-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的国家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b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图a中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的海岸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美国农业带

    A.①是乳畜业,②和③是小麦区         B.①是玉米带,③是小麦区

    C.①是小麦区,②是玉米带                              D.②是棉花带,④是乳畜带

    2.图中①③④农业带(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B.都受五大湖及东北工业区的影响

    C.都有相对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水源         D.都与北部的加拿大实行联合经营

    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山脉自然地理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在板块碰撞处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

    D.甲、乙两山脉之间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11月份至次年5月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世界两个国家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国的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B.该国大牧场牧业以养羊为主

    C.水热资源丰富是该国发展混合农业的优势条件

    D.该国是世界上古老生物最丰富的国家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大洲         B.都有大量的石油、煤炭和铁矿资源出口

    C.两国地形特征基本相同 D.都是发达国家

    3.图中甲国的港口a和乙国的港口b附近

    A.都为地中海气候                           B.雨季出现的季节不同

    C.沿岸洋流均为暖流                         D.沿岸洋流均为寒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一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一地势

    D.①一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2.b地的气候类型符合下图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观测发现,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该地位于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B.防洪任务最重的是月份是7月,该地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C.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原因是纬度变化和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2.甲站每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B.地处迎风坡且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C.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D.上游兴建水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2.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小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D.从纬度上看丁地自传线速度最大

    3.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分别是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气候因素

    2.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温差介于

    A.12°C—16°C之间     B.8°C—16°C之间

    C.8°C—12°C之间      D.4°C—12°C之间

    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交通线

    D.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我国北伟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裸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0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9月20日,俄罗斯官方宣称经深海考察结果证实,北极的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应属俄罗斯所有。美国、加拿大等国不仅公开表示不满,而且也纷纷采取新的抗衡举动。以北极为对象的地缘政治斗争从此将成为国际关系新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挪威斯匹次卑根群岛 的新奥尔松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1.A、B、C三个国家中,地跨两洲的是________国(填字母);人口超过1亿的是________国(填字母),其中B国人口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北极地区降水量很少,但仍为湿润地区,这是因为________。

    3.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海岸线曲折破碎,这是由于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斯匹次卑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向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5.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黄河站的自转线速度比中山站快

    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6.估算黄河站至北极的距离约为

    A.888千米              B.1230千米         C.2332千米        D.3664千米

    7.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意义(至少二方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高加索山脉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冰雪带。

    材料二:高加索地区局部图

    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约6°C,乙约0°C,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和图分析该地河流广布的自然原因。

    3.简析图示区域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地形有何特征?

    2.甲丙两地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其成因不同,请简述成因。

    3.乙地从20世纪后期开始,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该国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水能丰富,但世界著名的水电站却建在南部,试分析其原因?

    5.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对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有(多选)

    A.减小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                   B.影响全球氧循环

    C.抑制全球变暖                             D.改变下垫面性质和水热平衡

    6.为保护热带雨林,人类应采取的正确行动有(多选)

    A.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力度             B.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国际救助

    C.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D.禁止刀耕火种农业,建立规模化农场

    E.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水系

    材料二: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占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桂中、桂东北等地。近年来甘蔗生产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糖料蔗总产占广西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总产的70%以上,商品率高达98%,产量保持全国第一位。

    1.说出该省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2.分析该省西北地区容易形成“石漠化”的原因。

    3.简述该省区成为我国重要甘蔗生产基地的发展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