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4 题,选择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选pìn    

    kāi 油    

    愧zuò    

    妇rú 皆知

    憎恶   

    惩罚  

    校对  

    锋芒毕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         (_______)《竹里馆》)

    (2)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手法表现战争的残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到家这只水桶总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且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縫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 (  )。一天,有裂縫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很难过, 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 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 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漏, 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籽。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 你就给它们浇水。两年了, 我(  )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 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

    我们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倘若我们怀著一颗包容的心, 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 并且能够扬长避短, 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

    ⑴为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羞愧   羞涩        经常  通常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士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的命运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选段二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地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请简述选段一中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

    2.祥子的性格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选段二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下列各项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说明闻一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热情极高。

    C. 选文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如“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句,就是在记叙、描写中洋溢着赞美之情。

    D. 选文句子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妙处: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前后期的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目: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要求:①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间接抒情是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含蓄婉转,富有韵味。

    B.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文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C. “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皆出自《孙权劝学》。

    D.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对阿长充满了温情的怀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磨刀/霍霍向猪羊   D. 尝/射于家圃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对镜帖花黄       ⑵出郭相扶将

    ⑶以钱覆其口       ⑷笑而遣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⑵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⑶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B. 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D. 见往事耳   何见事之晚乎

    5.甲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A. 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制。

    B. 东望故园,长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夸张地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C.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