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选择题 4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4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1 题
  1. 《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土,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子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武王这样做主要为了

    A.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C.奖赏先代贵族和功臣                    D.彻底废除王位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一般称谓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二哥(22岁)

    妻(正室)

    三哥(20岁)、四哥(17岁)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一方刻石,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①宗法制②家天下制度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刺察是皇帝通过自己控制的监察系统来监督和审察百官的工作,了解社会的政治情况,以加强对社会和百官的控制。汉武帝对地方实施的比较有效的刺察措施是

    A.刺史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通判制度         D.密奏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落实由唐太宗指示起草的一份关于出兵防御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的诏令,这份诏令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②行省制③州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果参观故宫你会看到图中的建筑,下列有关右图表述正确的是

    A.是明太祖为约束相权而设立              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

    C.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7世纪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2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一位法国领事领回在中国闹事的法国人,准备自行解决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氛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洋务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宰相刘罗锅》中称刘罗锅为宰相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每周评论》载:“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的和平,什么威尔逊的十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其后,中国人“站起来直接解决”的行动是

    A.发起新文化运动    B.爆发五四运动      C.成立中国共产党    D.开展国民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是指哪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狠。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诗词是历史信息的反映。如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④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其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果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C.山东曲阜孔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邓世昌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图是1949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报纸里的“中共二中全会”指的是中共哪次会议?并决定工作重心如何转移?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新政协一届二中全会,农村转移到城市

    B.新政府一届二中全会,城市转移到农村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农村转移到城市

    D.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城市转移到农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哪一事件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关于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最确切的表述是

    A.革命统一战线组织                      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C.组织并监督中央人民政府                D.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工业化建设的成就辉煌

    C.颁布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

    A.个人崇拜盛行      B.强调阶级斗争      C.社会秩序混乱      D.执法公正严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手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②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A.“一国两制”构想   B.八项主张          C.“九条方针”       D.“九二共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图这张历史照片拍摄于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照片反映了各国代表赞扬和拥护周恩来在会上的发言,休息时他们纷纷找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周恩来在这次发言中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因此上海成为新世纪世人瞩目的城市。请问这座城市在上个世纪曾经

    A.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B.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古代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C.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D.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D.西塞罗生活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罗马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清晰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罗马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过程是

    A.习惯-习惯法-法                      B.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主要维护了

    A.法律的权威       B.私有财产权        C.平民的利益        D.债务人权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你判为合法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10分)

    事件

    历史地位

    理 由

    ①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一个里程碑 (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第一小问从“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民主革命”可知,其判断的理由是

    ②开国大典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二个里程碑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里程碑

    ④梭伦改革

    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⑤《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发展史上第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五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雅典】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所涉及的重要机构及其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三说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制度。(6分)

    (3)根据前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政体的发展趋势。(2分)

    (4)古希腊的民主与我国今天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不同?(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图①与哪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4分)

    (2)请说出图③出现的时间及“乔”开怀大笑的原因。图④出现在哪一年及主要原因。(4分)

    (3)上述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

    (4)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