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1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共 1 题
  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 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 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 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 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直接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2)过程的易操作性。随着“复制”、“粘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Q、Blog等),可以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同时,互联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再加上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以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以“点击为王”作营销规则,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对他们而言,“网络暴力”往往就是“网络暴利”。

    另外,网民群体突出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且,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对弱者的同情往往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而在青年网民身上,则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以伸张正义为目标,渴望获得充满认同的“网络回音”,又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一旦嫉妒、怨恨与公愤等在网络上无序宣泄,网络空间就处于“多数人的暴政”之下。

    应对网络暴力,釜底抽薪之策便是通过减少风险交叠频率,以散化风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创新规避网络技术风险仍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社会转型风险是网络暴力产生的现实根源,我们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加以应对。

    1.下列关于“网络暴力”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带来实质性损害。

    B.随着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形式实施的行为。

    C.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网络暴力事件目前还无法确定具体的行为主体。

    D.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这是由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决定的。
    2.下列对网络暴力产生根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放的网络交互空间,犹如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由网络技术本身所带来的风险特性成为催生网络暴力的技术根源。

    B.大量的“网络推手”为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成为网络暴力的助燃剂。

    C.“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成为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频发的现实动因。

    D.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特点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使他们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上,基于多种联系纽带或个体偏好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往往都具有非组织化和陌生化的特点。

    B.只要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就能规避网络技术风险,应对网络暴力现象。

    C.网络空间的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都属于舆论范围,不会直接对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构成侵害。

    D.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年轻化的网民群体很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传播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陈 泥 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整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

    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2.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中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之情。

    B.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恃才傲物的个性与作品的别具一格所致。

    D.《管锥编》是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这部书引述材料虽很少,但处处都是精到的见解,在作者看来是“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

    E.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概括分析。
    3.钱钟书 “精神贵族”的表现很多,请根据文章概括并简析。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小题。

    彭城景思王浟,字子深,神武第五子也。博士韩毅教浟书,见浟笔迹未工,戏浟曰:“五郎书画如此,忽为常侍开国,今日后,宜更用心!”浟正色答曰:“昔甘罗为秦相,未闻能书。凡人唯论才具何如,岂必勤勤笔迹。博士当今能者,何为不作三公?”时年盖八岁矣。毅甚惭。

    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守令参佐,下及胥吏,行游往来,皆自赍粮食。浟纤介知人间事,有隰沃县主簿张达,尝诣州,夜投人舍,食鸡羹,浟察知之。守令毕集,浟对众曰:“食鸡何不还他价直也?”达即伏罪,合境号为神明。又有一人从幽州来,驴驮鹿脯。至沧州界,脚痛行迟,偶会一人为伴,遂盗驴及脯去。明旦告州,浟乃令左右及府僚吏分市鹿脯,不限其价。其主见脯识之,推获盗者。都督、定州刺史。时有人被盗黑牛,背上有白毛。长史韦道建谓中从事魏道胜曰:“使君在沧州日,禽奸如神。若捉得此贼,定神矣。”浟乃诈为上符,市牛皮,倍酬价直。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建等叹服。又有老母姓王,孤独,种菜三亩,数被偷。浟乃令人密往书菜叶为字,明日,市中看菜叶有字,获贼。尔后境内无盗,政化为当时第一。

    天保初,封彭城王。四年,征为侍中,人吏送别悲号。有老公数百人,相率具馔白浟曰:“自殿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百姓食,聊献疏薄。”浟重其意,为食一口。七年,转司州牧,选从事皆取文才士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州旧案五百余,浟未期悉断尽

    河清三年三月,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临以白刃,欲引向南殿。浟大呼不从,遂遇害,时年三十二,朝野痛惜焉。

    (节选自《北齐书 卷十》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

    B.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

    C.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

    D.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羹是肉汁,一般“肉食者”才能吃到;百姓多吃的是用白水煮的菜羹。

    C.转和擢、拔、陟、升、迁等词在古文中表示人物官职的变动,都指官吏的升迁。

    D.“天保初”采用的是帝王纪年法,这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浟从小机敏过人,能言善辩。他年仅八岁,便与博士韩毅辩论,提出用人唯才,不拘笔迹的观点,有理有据,令人叹服。

    B.高浟为政清明廉洁,律己严下。他要求部下,行走往来,都需自备粮食。隰沃县主簿张达,因吃百姓家的鸡羹没给钱而受到责罚。

    C.高浟办案方法独到,誉为神明。他在沧州的时候用顺藤摸瓜的方法找到了偷了驴子和鹿脯、盗黑牛、偷菜的人,抓奸邪之人如同神灵。

    D.高浟一生政绩卓著,英年早逝。他被征召为侍中,官员百姓在为他送别的时候悲痛哭泣。三十二岁被盗贼杀害,朝野上下都为他的死感到无比痛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浟乃诈为上符,市牛皮,倍酬价直。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

    (2)选从事皆取文才士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州旧案五百余,浟未期悉断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题。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

    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

    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 ”句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纽约的一名校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危难时刻,一名13岁男孩为司机实施了胸外按压的抢救措施,这与学校常年安排学生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②2015伊始,各大卫视综艺打擂日臻激烈。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在周末黄金档拿下的超高收视率,让其他的电视综艺节目只能          

    ③苏庚春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笔者自进入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有幸           ,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

    ④较之居住的小窝,国家好比我们的大家。如果个高的、手长的、力大的都去捞一把,你拆一块砖,我揭一片瓦,她将迅速           ,到时谁都无栖身之所。

    A. 息息相关望尘莫及登堂入室土崩瓦解

    B. 休戚相关望洋兴叹忝列门墙支离破碎

    C. 息息相关望尘莫及忝列门墙土崩瓦解

    D. 休戚相关望洋兴叹登堂入室支离破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

    A.普通流感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时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一周以内即可减少。

    B.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0多个重点监测城市约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

    C.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应努力减轻企业的税外负担,尤其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

    D.中印同为文明古国,互为重要邻国,双方有数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近代以来两国又经历了相似的遭遇,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文体为议论文,需明确体现出文体特征;

    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