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pì )好    (bó )品   (goū)偻     (qiān)灭  

    B.龌(chuò)   (kān)管    黑黝黝(yǒu)     (xùn)服

    C.(biě)见     (jīng)挛     压(zhòu)戏     大腹便便(pián)   

    D.(páng)沱     内(jiù)     (yàn)品     一(hòng)而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慰籍   焕然冰释   偃旗息鼓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B  端祥   天随人愿   真知灼见   上粱不正下粱歪

    C  繁琐   海市蜃楼   卷帙浩繁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D  题纲   和盘托出   磨拳擦掌   马尾巴串豆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重冬装的青年人捉摸不透,不知所措。

    B.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一尺水十丈波。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已在政坛造成一股旋风。

    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D.科比的个人能力是很强,但如果他能意识到篮球是五个人的游戏,能和队友精诚合作,那么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新赛季获得总冠军就变得容易多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B.12月4日,2013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顺利闭幕,各企业通过十四天的展销活动,最后“金霞”生态米、金井牌毛尖等98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本届农博会的产品金奖。

    C.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披露了高考改革七大举措和改革亮点。报道称,改革拟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再统一高考时举行。

    D.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开播,带动了中国婚恋节目热潮,而精明的电视人在充分挖掘出中国人情感婚恋话题价值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开采中国人求职就业这一永不过时的题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也许是山边小餐馆的笑眯眯老板,或是恒河畔凝视落日的独眼老妇。

    ②毕竟,再怎么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③旅行,是从固体的生活中抽离去异地寻觅另一个自己的活动吧!

    ④另一个自己是什么样呢?

    ⑤旅行迷人之处正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与来世。

    ⑥旅行,正好让人从自身的禁锢中放飞,歇够了,再飞回。

    A.④③①⑤②⑥   B.③②⑥④①⑤   C.④①③②⑥⑤   D.③④①②⑥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节选自《戴名世文集》)

    [注]①畛城:范围,界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世孝弟力田,以雄乡里             赀 资财

    B.不敢犯;犯之亦不                   校:计较

    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              遇:待遇

    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              恨:遗憾

    2.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平未尝有人失色失言者             况吾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去岁十月初一日往                    樊将军穷困归丹

    D.死也,皆呱呱而泣曰                 秦王恐破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 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

    B. 戴硕为人忠厚谦让,从不说人坏话,也不曾和人闹翻过脸或恶语相向,即使被人侵犯也不计较他人过失。因为他的醇厚谨慎,在二十一岁时,补官博士弟子。

    C. 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D. 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A.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B.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C.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D.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兴起者,辄喜不寐(3分)

    (2)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4分)

    (3)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5)子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伪书”并不全伪  

    任继愈

    ①中华民族文化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物、典籍。有些文物、典籍的内容、作者与产生它的时代不符,称为赝品。典籍中的赝品,学术界称为“伪书”。

    ②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有伪造假古董以谋利的;有的为了传播某种观点,挟古人以自重的;宗教经典多假托得自龙宫、仙山洞府以骗取信徒的。如果揭示出伪书出现的时代,伪书即成为可信的材料。《列子》一书托名列御寇作,经过研究,此书非列御寇作,它出于魏晋时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一种流派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子》一书用作研究魏晋时代思潮,有它不可取代的价值。放在先秦是伪书,放在魏晋就不伪。

    ③与世俗典籍并行的佛教、道教典籍中也有不少“伪经”。持正统观念的信仰者,为了保持宗教的纯洁性,不能容忍“泾渭杂流,龙蛇并进”的现象存在。如果抛开正统观点,从客观研究的立场着眼,查明伪经出现的时代、作者,用它说明作伪的时代以论证某时代思潮,找出它流行的地区以了解其传播的范围,其史料价值比号称“真经”的还矜贵。

    ④有幸生为近代人,可以不受古人旧传统的局限,有可能从文化整体的高度看待一切“伪书”“伪文献”,从而剖析它、驾驭它,使它为我所用。俘虏兵用好了,和正规军同样发挥战斗作用。好像对待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三废一样,经过综合治理,收回利用,即可变废为宝。一切物质都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自己的位置。谁要说某种元素是有害元素、无用元素,那是无知。

    ⑤人们习惯所指的伪书、伪经,无非是说它不是所标榜的那种作品。如确凿地指出它的历,摆在应当安放的位置上,它就是“真书”“真经”,一点也不伪。《老子》说过:“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是说,只要善于用人,根本没有无用的人;只要善于用物,根本没有无用的物。弃人和弃物,不过是那些未被认识,未被发现,没有派上用场的人和物罢了。这一层道理,一经说破,不难理解。

    ⑥伪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在于它的伪,而在于它有充实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不可代替的。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最后找到归宿,在历史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从此摘去了伪书的帽子。

    ⑦历史上有更多的不伪的书,号称学术著作,却没有学术性;号称科学著作,却缺乏科学性。因缘时会,也曾行时过一阵子。时过境迁,便被人遗忘得干干净净,因为这类“真作品”内容空洞,价值不高,不具备充当“伪书”的资格,日后自然无人提起。这种自生自灭的不伪的作品是大量的,它曾大量产生,大批消逝。主持这个淘汰选择的就是广大读者。靠了这个权威最大的裁判者,才使得伪书得以正位,劣而真的作品得以自然消亡。天地间之大公无过于是者。

    1.下列关于“‘伪书’并不全伪”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子》托名先秦列御寇作,实际产生于魏晋时期,是典籍中的赝品,但从研究魏晋时代思潮这个意义上说,有不能替代的价值。

    B.佛教、道教典籍中的“伪经”,如果能够查明它出现的时代,以论证某个时代的思潮,从客观研究的角度看,是很有史料价值的。

    C.作为近代人,如果从文化整体的高度看待“伪书”“伪文献”,则能发现它们的价值,使伪书得以正位,从而摘去“伪书”的帽子。

    D.学术界所称的“伪书”是指内容、作者与产生它的时代不符的典籍,如果能确凿地指出其历,将其放在产生的时代中,它就不伪。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于“伪经”,持正统观点的信仰者是不能容忍的。而作者不受古人旧传统的局限,认为它比“真经”矜贵。

    B.劣而真的作品不能称作“伪书”,这些内容空洞、价值不高的作品大批消逝了,主持这一淘汰的裁判是读者。

    C.伪书好像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一样,虽然有害无用,但是经过综合治理,收回利用,可以变废为宝。

    D.老子认为伪书本身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弃之不用,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发现伪书的价值,不善于利用它。

    3.作者认为“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一本伪书,他认为它的出现属于“为了传播某种观点,挟古人以自重”情况,反映了当时________著书立说风气。(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2.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3.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4分)

    4.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处之道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是“屡次”的意思。意思是: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有一个哲学,名叫《豪猪的哲学》

    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那么,应该怎样与朋友相处呢?

    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论语·颜渊》)

    1.根据所引用《论语》的两句话,孔子和他的学生认为应该怎样与人相处?(3分)

    2.对于孔子的这种与人相处之道,你是赞成还是不赞成?理由何在?(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

    天高三尺,人高五尺,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须学会低头。(苏格拉底)

    读过这两句话,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如果不认同,又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