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是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冰雪融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物富含糖类的是

    A、鸡蛋  B、黄瓜   C、牛肉  D、米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碳酸钾(K2CO3)属于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B、用霉变花生生产食用油

    C、在酱油中加适量的“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改变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木筷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蔗糖溶液  B、生理盐水 C、碘的酒精溶液  D、稀盐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食物

    柠檬汁

    菠萝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1—2.8

    3.3—5.2

    6.3—6.6

    7.6—8.0

    A、柠檬汁  B、菠萝汁  C、牛奶  D、鸡蛋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玫瑰园能闻到玫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   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是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硒属于金属元素

    C、硒的元素符号为Se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的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原料。氨气(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3  C、+4  D、+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1H22O7)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是有机化合物 

    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2:5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

    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氮元素       

    ②3个甲烷分子     

    ③氢氧根离子       

    ④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2)如图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序号);

    ②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干冰、熟石灰、钛合金三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的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天然气、      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②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粉尘等。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换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

    上图反应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   ,该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①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海水  b.河水   c.蒸馏水   d.井水

    ②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生活中可用活性炭净水器来净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软化。生活照可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若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

    ③将60℃的甲、乙、丙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2016年底,沪昆高铁和云贵高铁即将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车电路中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         

    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R+NCl2=N+RCl2;M+RCl2=R+M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         ,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2 题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     (填序号)。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与氧气是否反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4)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          

    (5)为验证CO2气体这含有C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丙通过实验验证理论CO2气体中含有CO,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G的作用是                 

    ②I装置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设计并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   成立

    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

    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②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10g该硫酸溶液,向其中加入21.2gBaCl2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质量为28.87g。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