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选择题组 6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下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显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不明显的区域界线。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

    A. 中国、福建、福州

    B. 中国、季风区、福建

    C. 中国、季风区、外流区

    D. 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某专题研究所选取的GIS图层,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专题研究最可能是:(   )

    A. 学校分布   B. 耕地分类和评价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交通线路  ④地下水文、地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析,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

    ①热量条件相对较差  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粗放经营   ⑤土壤差异  ⑥生产习惯差异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粮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土壤条件较差 

    ③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农业投入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长江中下游平原----苏北平原名列其中。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 8:00~9:00   B. 11:00~1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水库大坝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现象应出现在图中甲、乙哪个区域(图中甲为大坝以东的区域,乙为大坝以西的区域)。(注:填甲或乙)

    ①修建水库形成的淹没区域是        

    ②洪水灾害可能减少的区域是        

    ③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          

    (2)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水位落差应是图中的     (填H1、H2或H3)。水轮发电机应安放在图中         (填A或B)位置上。

    (3)分析建坝对其下游的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6 题
  1.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08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事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新亮点。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委会为了及时了解赛事的赛场实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GIS

    C. GPS+RS   D. GIS+RS

    2.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如图所示,120急救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的技术是:(   )

    A. RS   B. GPS+GIS   C. GPS+RS   D. GIS+R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

    ①洞庭湖   ②滩涂   ③闽江   ④渤海   ⑤水稻田 ⑥三峡水库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2.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

    A. 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 “围湖造田”,发展果疏、花卉生产

    C. “耕海牧渔”,扩大水产养殖

    D. “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电─钢 ④煤─铁─钢  ⑤煤─气─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2.山西省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

    ①煤炭丰富 ②铝土矿储量丰富 ③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较便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3.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   )

    A. 煤炭的露天开采   B. 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C. 井矿巷道的建设   D.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表示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大不同:我国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而世界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

    A. 煤炭   天然气   B. 石油   天然气

    C. 煤炭   石油   D. 煤炭   核能

    2.我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以保证能源消费,分析降低石油大量进口的根本措施是(    )

    A. 增加进口石油的自主产量   B. 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C. 提高国内石油市场价格   D. 加大我国近海石油开采力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2年10月30日,长江三峡水库蓄水水位升至175米,三峡枢纽可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抗旱等综合效益。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   )

    ①防洪,发电    ②消除鱼类洄游    ③灌溉,养殖   ④航运,旅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长江近几十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

    A.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 围湖造田

    C.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 截弯取直工程

    3.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 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C. 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 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基塘生产特色的形式充分利用下列哪个区位因素

    A. 水热丰富   B. 地形低洼   C. 广阔市场   D. 政府政策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 混合农业   B. 乳畜业   C. 水果园艺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如果图中甲、乙、丙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最佳方案是

    A. 甲—食品厂;乙—造纸厂;丙—制糖厂   B. 甲—造纸厂;乙—食品厂;丙—制糖厂

    C. 甲—制糖厂;乙—造纸厂;丙—食品厂   D. 甲—制糖厂;乙—食品厂;丙—造纸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下图是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建设基地有利的区位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灌溉条件好

    (2)A区域为我国东北的     平原,A区域的耕作制度为         ,A、①两区域的耕作制度        (相同或不同)。

    (3)图中A区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荒”,‘北大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北大荒”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垦荒,这说明          

    (5)东北拥有“中国总装备部”的荣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振兴东北经济是根据区域条件走特色之路,简述东北具备的有利区位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8%,防治土地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那些?

                                            

    (3)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主要发生在_______季节。沙尘暴的主要沙源来自__________,沙尘暴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看                    。从人为因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赤道区域环流状况示意图(甲)和南美洲区域图(乙)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面积剧减 。

    (1) 材料一甲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B处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图示环流状况下形成的降水类型叫做________雨。

    (2) 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